第12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两会特别报道

第03版
两会特别报道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1月07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协同打造奥林匹克中心区“大文旅”格局

    ■建议人:区人大代表 殷皓

    建议内容

    奥林匹克中心区落成诸多国家级重大功能性场馆,包括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科学技术馆、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等文化场馆,以及“鸟巢”“水立方”等体育场馆。但园区内各场馆基本作为独立的旅游景点,尚未形成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的深度融合。“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大文旅”园区发展模式有待形成。为加强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大文旅”格局建设,建议如下:

    •做好“大文旅”园区建设整体规划。朝阳区已建立科学教育馆联盟,支持相关单位主动开展科普活动。建议借鉴联盟建设相关经验,增设专门机构做好“大文旅”园区建设规划,通过顶层设计为场馆协同发展牵线搭桥,增加场馆间联动和资源共享,为公众参观提供便利服务,推动实现园区场馆一体化发展,为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提供新引擎新动力。

    •加强园区内场馆间联动宣传。建议依托奥林匹克园区文化场馆集群的优势,借鉴“奥运村”“大学城”等类似概念,擦亮园区名片,着重突出场馆集聚、文化交融的园区特色,打造国家科技文化艺术产业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利用好互联网、自媒体等平台,加大园区整体宣传力度,将园区打造成一个具有科普文化教育特色、红色旅游特色、艺术文化特色的综合基地和以文化融通闻名的地标和城市名片,形成品牌效应。

    •加强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建议园区内公共道路强化统一管理,推动园区内市容市貌整体提升;完善园区周边配套设施,优化公共交通线路,在游客流量较大的场馆就近增设公共交通站点,增设公共停车区域;打造白天+夜游全面的体验式商业,组织各场馆结合自身特色开设艺术、科技等相关课程,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开发公共空间的宣传价值,通过将不同场馆景点展品“大型化”等形式在公共空间进行展览展示,打造文化融合“大文旅”园区。

    办理过程

    接到殷皓代表的建议后,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心区管委会)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对建议进行了分析研究,与代表进行了讨论,并在办理过程中及时交流、反馈办理情况。办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强化党建引领顶层设计。召开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党建协调委员会暨促进高质量发展联席会协商座谈会,各方代表讨论通过了《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党建协调委员会章程》,借助党建协调委员会,建立区域联动机制。为园区各单位发放5A景区服务质量监督卡,实现中心区“一卡通”,加强联动与互相监督,提升景区服务质量。

    推动区域一体化运营。从统一园区票务服务入手,启动奥园内商业资源整合的运营经营设计及筹备,首发“鸟巢”“水立方”“冰丝带”三馆参观优惠联票,以及“水立方”“冰丝带”两馆参观优惠联票,共享客户资源等生产要素,为场馆后续培育品牌消费、数字消费、文化消费奠定良好客户基础。

    加大中心区宣传推介。应邀组织园区相关单位参加进博会、服贸会、体博会等活动,积极策划制作中心区新版品牌手册,并定向发行和广泛宣传,做好中心区发展动态的实时记录和及时传播;组织筹办“龙腾盛世奥园过年”2024年春节冰雪及文化活动新闻推介会,覆盖园区各大场馆、单位,邀请人民网、新华社、北京卫视等15家宣传单位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报道。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中心区管委会以游客需求为本,强化5A级旅游景区标准,制定日常检查工作方案,针对北辰西路、中国科技馆周边停车难,道路拥堵问题,协调北投集团等新增571个车位;对接高德地图优化园区错误点位44处、停车场点位15处等。

    办理成效

    解除封闭管理,开放共享空间。为更好助力“五宜”朝阳建设,为园区企业经营活动营造良好环境,中心区管委会主动作为,拆除设置16年之久的边界围栏5392米,国家体育场北路交通围栏935米,协调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博物馆、中航国际大厦、国家体育馆等场馆拆除美化围栏4913.6米;取消开闭园时间,取消对入园游客安检、禁止自行车入园等管理措施,通过“拆围透绿”,推进公园与城市街区无界融合,使园区真正成为无边界、全时开放的公园,全力为市民提供更多开放共享空间,体验公园与城市融合新景观。

    推进“+旅游”融合,“流量”变消费“增量”。中心区坚持内强管理、提升素质、完善服务,圆满完成“2024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中国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网球公开赛”“2024贝壳北京马拉松”、8月8日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等国际性、重大活动在内的近500项活动的综合服务保障工作,其中包括五月天、薛之谦等歌手演唱会68场,观众超237万人次;依托“演唱会+”消费场景,开展互动音乐角、园区商业持票享折扣等活动,盘活“演唱会+”经济。

    增强夜间文旅供给,激发区域消费活力。协调北投集团、国家游泳中心和国家速滑馆等单位,在园区公共区域举办“月色码头燕京啤酒欢乐季”“双奥·玲珑之夏燕京夏日文化广场活动”“CUBE水岸集合活动”“冰丝带不夜城国潮夜市”、首届鸟巢消费节等10项消夏市集活动,暑假期间接待游客约80万人次,拉动中心区餐饮、购物、旅游等业态增长,满足周边市民、游客、观演观众的消费需求。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技术支持: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