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董文辉) 近日,路过朝阳大悦城的市民发现,人行天桥主桥结构已合龙,呈现出“口”字形筋骨。目前,工程已完成80%,正在加紧施工,力争早日投入使用。
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人行天桥由4座主桥连接而成,桥面开阔,已呈现出“口”字的基本轮廓。工人们正在桥上忙碌地安装桥体栏杆,整个工程建设紧张有序。
朝阳大悦城人行天桥位于朝阳北路与青年路交叉口,连接朝阳大悦城商圈周边公交、地铁、慢行系统,桥宽5米,长245米,最长跨度达68.5米,桥梁投影面积约1926平方米,桥梁上部结构采用四室钢箱梁+系杆拱结构,是目前北京市为数不多的“口”字形人行天桥之一。
“口”字形人行天桥通常应用于人流量大的交叉路口。记者了解到,每逢休息日,朝阳大悦城交叉路口人流车流均较大,该路口高峰小时过街流量达1.2万人次。过路人群进入路口区域,常与左转及右转车辆交叉,加剧了道路拥堵。
“为满足市民出行需求,朝阳大悦城‘口’字形人行天桥加宽至5米。”北京建工市政集团三公司朝阳大悦城人行天桥工程现场负责人李小涛介绍,该人行天桥共设有4部垂直电梯、3部扶梯,并融入了桥面盲道等无障碍设计,进一步加强天桥与道路慢行系统及周边地铁、公交站点的接驳融合,方便残障人士、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出行。
“这里过往人员特别多,天桥建好后,人在上面走,车在下面行,互不干扰,既解决人车冲突问题,又确保行人过街安全。”住在朝阳大悦城附近青年路小区的居民李先生说。
据了解,为了减少给群众生活出行带来影响,朝阳大悦城人行天桥施工中,主桥段、拱架等钢结构构件全部由工厂生产,再进行现场拼装,一方面消除了现场加工的噪音、粉尘等环境影响,另一方面相比钢筋混凝土结构天桥,缩短了建设工期。同时,施工期间,建设单位还采取封路不断路的措施,尽量避免给周边的交通环境带来影响。
下一步,工程将进行钢拱架及梯道吊装、电梯扶梯安装及桥面铺装等施工。
区城市管理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天桥建成后,将实现行人系统与地面交通系统有效分离,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并极大缓解朝阳大悦城周边日益增长的交通及人流量压力,进一步便捷市民的出行、购物,助力朝阳大悦城商圈提档升级,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消费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