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马宇晗
是澎湃涌动的音乐海洋,是恣意自由的歌迷狂欢,更是艺人、粉丝和城市的双向奔赴。
7月25日晚,五月天“回到那一天”25周年巡演北京站“鸟巢”首场开唱。暴雨突降,却浇不灭粉丝热忱:五万荧光棒汇成银河,激情合唱与雨声交织,整座城市被推到了沸点。
“雨再大也挡不住我们!”来自广州的00后歌迷林夏把雨衣帽子一甩,跟着全场大合唱《倔强》,嗓子嘶哑却笑得比舞台灯还亮,“这是我第一次来朝阳,一下就爱上了这里的大气与热烈。”
南京姑娘阿璐和闺蜜高铁飞奔而来,散场后仍在“鸟巢”外拍照,“白天逛798、晚上蹦迪工体,演唱会只是序章,朝阳才是正片!”
“鸟巢”的璀璨,不过是朝阳演唱会经济的一幅缩影。近年来,朝阳区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建设理念,将演唱会融入城市叙事,创新打造新场景、新业态、新路径,把“为一场演唱会奔赴一座城”的浪漫口号,升级为流量、场景、资产层层叠加的全产业链。粉丝因歌而来,城市以景留人,消费沿动线生长,让每一次演出都在为活力之城增光彩,为“五宜”朝阳建设添动能。
数万粉丝跨城奔赴朝阳炼就大型演唱会“引力场”
“鸟巢”首场之夜仅仅只是序章,这个夏天,五月天将在“鸟巢”连开13场演唱会,已开的7场,场场爆满。
事实上,“鸟巢”的演唱会“热”从春天就已开始。3月,汪苏泷连开3场“十万伏特2.0”;4月,张惠妹连唱两场“ASMR MAXXX”;4至5月,张杰12场连击;5至6月,凤凰传奇6场接力;6月,孙燕姿双场燃爆;6至7月,林俊杰9场连唱……“鸟巢”预计年内将为超过280万名观众奉上50余场顶级演出。
演唱会的热潮不仅席卷了“鸟巢”这样的京城演艺地标,朝阳区内的大型体育场馆也纷纷转型升级,华丽变身演艺舞台,一次次被歌声“点燃”——
从春季的摇滚风暴到夏季的流行旋风,国家体育馆(“冰之帆”)今年(截至7月30日)已用14场演唱会,强势崛起为北京演唱会市场的重要场馆。
今年6月,孟庭苇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浪漫开唱。这是自2024年以大张伟“大好时光”开启演艺首秀后的又一力作,也是该馆利用冬奥遗产、跻身京城文娱新地标的重要见证。
全新升级后的北京工人体育场(新工体),同样吸引中外艺人“开麦”。林忆莲、新裤子乐队、玛利亚凯莉等的演唱会,为北京夜空增添一抹抹亮色。
场馆好,演唱会才够嗨。
“鸟巢的演唱会太震撼了!灯光像银河倾泻,音浪似海啸翻涌,舞台效果直接炸裂,从第一句歌词起,全场就陷入疯狂。”来自山西的“五迷”郑莉激动地说道。“这不仅是演唱会,更是热血沸腾的青春狂欢,值了!”
演唱会热,必然带来可观的流量。
今年,大型场馆汇聚的奥林匹克中心区热度或刷新记录。截至2025年7月20日,47场演出已吸引观众约196.7万人次,远超去年同期。2024年,中心区全年共举办演唱会68场,总观演约237.4万人次。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来朝阳区看演唱会的京外观众占比超60%,张杰、林俊杰等多场演唱会京外观众达70%,“为一场演唱会奔赴一座城”成为常态。
不止奥林匹克中心区,迎着演艺经济的风口,一条持续上扬的曲线正在朝阳勾勒。
2023年,朝阳区举办大型演唱会百余场,占全市近半;2024年举办108场,占全国一线城市总量近三成;2025年,仅奥林匹克中心区就将上演80场,三年实现“三连跳”。
量变同步推高质效——2023年单场跨城观众比例不足四成,2024年五月天、张杰连唱三晚将这一比例拉升至六成以上。场馆矩阵之外,全区特色演艺空间由2023年的45个增至60个,演出机构从700家增至823家。
朝阳,正崛起为大型演唱会的引力中心。
“跟着演唱会去旅游”把“宠粉”写成了城市情书
夜幕降临,蓝调的朝阳公园里,五个10米高的“球球装置”被点亮,一群群来自全国各地的热情粉丝在湖畔大合唱:“我不转弯,我不转弯……”这是这个夏天北京最独特的风景线。
不独朝阳公园,整个朝阳就是一个巨大的MaydayLand。
朝外UIC茑屋书店前的五月天乐队成员巨型萌趣公仔,798炉区广场的五月天“玛莎”公仔,亮马河被五月天的经典歌词温柔点亮的友谊桥身,以及亮马河游船“五迷”专线……“跟着演唱会去旅行”——歌声一落,城市立刻为你续场。
“亮马河的夜色太美了。”来自安徽合肥的Mia说,“看到自己的偶像元素成为城市美景中的风景,感觉特别温暖和开心,立刻就爱上了这里。”
来自福建的龙先生连看了7月25日至27日三场演唱会。为了打卡“朝阳MaydayLand”,他特意请了两天假24日就提前到了北京,并选择住在了五月天打卡点位最多的朝阳区,“我和其他‘五迷’伙伴打卡了朝外UIC、朝阳公园、亮马河,还顺便逛了周边的三里屯、蓝港,大家一起逛游,感受到了朝阳的时尚繁华与文艺范儿。”
一场演唱会,就是一座城的邀请函。借由演唱会,朝阳区早已把“宠粉”写成了城市情书。
陈奕迅演唱会,朝外UIC商场化身应援宇宙:五米气膜、歌词阶梯、咖啡拉花里都是Eason的侧脸;五月天开唱前,新奥天虹购物中心手绘折扇、任意门手环等被争相抢购;孙燕姿演唱会,其颐堤港快闪店两小时清空货架。夜里,海底捞望京店的大巴亮着“欢迎回家”的灯,免费接歌迷去吃宵夜……
为沉淀演出流量,朝阳区文旅局推出了“演唱会+城市漫游”线路,让歌迷们在歌声与景点、潮流、烟火之间一步切换,把一次观演延伸为一场城市深读。
“我们还成立了涵盖场馆、酒店、商圈等在内的亚奥联盟,联盟内有多家单位与经纪公司合作,为粉丝提供艺人衍生品售卖、粉丝专属折扣等多项服务。”奥林匹克中心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观演+社交+消费’场景叠加,将‘一夜活动’升级为‘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
演唱会期间,中心区核心场馆周边高星酒店部分预定平台提前一周显示“满房”,新奥天虹购物中心的奶茶店、应援物快闪店排队成常态;鸟巢、水立方等周边市集17:00-22:00客流峰值显著。
从演出场馆到周边商圈,从特色餐饮到文化景点,朝阳“宠粉”的背后,是以“用户思维”重构城市叙事的底层逻辑,更是“人民城市”的价值锚点,收获的是可见的社会温度与可计的经济增量。
“曲终人不散”演唱会成驱动发展新引擎
来自大连的赵冰是音乐爱好者。在鸟巢随万人合唱,到工体听Mariah Carey,在望京“花花世界”玩剧本杀,再去隔壁酒吧点一杯“夏洛特烦恼”……798、三里屯等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她说,“每次来朝阳,像赴老朋友的约,也期待下一次再见。”
赵冰因演唱会而与朝阳不断加深的情感联结,得益于这座城“演艺之都”建设的系统性布局——
“一核心多集群”演艺空间格局织就全域协同网。奥运场馆群鸟巢、国家体育馆、国家速滑馆三极共振,吸附大型演唱会;三里屯、朝阳公园、蓝港被串成滨水艺术走廊,乘车一刻钟即可转场至朝外UIC、798·751等周边打卡点。
优化审批流程,演唱会档期迅速“加密”。今年以来,朝阳区营业性演出审批较去年同期增长111.7%,其中,审批的5000人以上大型营业性演出达42场次,同比增长20%。
政策杠杆前置,强化“演艺+”乘数效应。今年5月,《朝阳区文商旅体融合发展若干措施》落地,大型演出、体育赛事、入境消费等八大场景最高奖三百万。
将演唱会导入城市消费新场景,一张票根升级为全域通行的“消费护照”。在朝阳,凭演唱会门票可在160余家商户享受景区折扣、餐饮满减、购物返券等近三百项福利。
更多的场所、企业主动拥抱粉丝经济。朝阳大悦城利用顶流明星效应,举办张杰POP UP STORE全国首展,持续引进SEVENTEEN、鹿晗愿望季等娱乐圈IP的全国或北京首站;798·751园区推出五月天限量插画纪念卡片和涵盖多种业态的粉丝专属优惠券;北辰荟推出宠粉巴士、凭演唱会门票领取停车券福利及享受部分餐饮折扣等活动。
系统性升级购票流程,首创“四色票+分区引导”,购票即显色区与门号,电子票夹导航直达;同色马甲志愿者守候,观众速入不绕路。场馆周边商圈延长营业时间,地铁线延时运营,增设快速公交接驳和夜间交通……当演唱会不再只是场馆内的三小时沸腾,而成为一场全城参与的“情绪基建”,细节便成了衡量城市温度的刻度。Mia回忆:“散场后,一路畅通回到酒店,像被城市温柔地推到下一站。”
“曲终人不散”,朝阳把演唱会升格为城市战略一个支点,让一次性“流量”乘数级裂变,转化为可循环“留量”,持续激发区域经济活力。
数据显示,2024年,朝阳区大型演唱会演出票房16亿元,贡献北京综合消费超过109亿元;2025年上半年,朝阳区举办了41场大型演唱会,吸引观众约170万人次,票房收入达11亿元,演唱会场馆周边酒店入住率与商圈等客流增长约四成,有效带动住宿、交通、餐饮、购物、旅游等多业态增长。
从“本地消费”到“跨城经济”,从“独立活动”到“文旅融合”,从“被动承接”到“主动参与”,从“单一票务”到“全域链条”——朝阳区正以舞台为画笔,构建起“演艺+”文化新生态。在这里,演唱会不再是一夜烟火,而是驱动城市能级跃迁的持久引擎。
声浪渐息,城已新生。赵冰在手账里写下:这次演唱会,顺道逛的中国考古博物馆很不错,下次一定要带家人一起来!
在朝阳,伴随着演艺经济的蓬勃翻涌,更多的故事,正徐徐铺展。
本版摄影 王嘉樾 魏源 洪腾
2024年,朝阳区大型演唱会演出票房达16亿元,贡献北京综合消费超过109亿。
2025年,奥林匹克中心区热度或刷新记录。截至7月20日,47场演出已吸引观众约196.7万人次,远超去年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