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陈芳芳) 近日,区农服中心阳台菜园“六进工程”走进北京中学二分校,将课堂“搬”进菜园,让孩子们在充满泥土气息的实践中感受农耕魅力与劳动快乐。
活动现场,区农服中心技术人员通过萌趣幻灯片,讲述了“种子精灵”从农业博物馆出发,经过魔法温泉酒店、地下迷宫探险、阳光游乐园、虫虫大挑战、花朵魔幻秀,到丰收狂欢节的旅行过程。讲述过程中,技术人员与孩子们不时互动,面对“什么是光合作用”“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等提问,孩子们踊跃举手回答,答对者还获赠了礼物盲盒,课堂气氛热烈。
科普课堂结束后,高年级的学生代表手持小铲,热情高涨地来到校园里的小菜地,化身“都市小农夫”。“番茄苗种植要注意株距在40厘米左右,行距在70-80厘米……”区农服中心技术人员一边示范,一边讲解菜苗种植要点。随后,学生们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分组协作,松土整地,栽种黄瓜、番茄、香菜、辣椒等菜苗,再轻轻覆土压实。尽管额头挂满汗珠,但看着充满生机的小菜园,孩子们成就感满满。除了各种菜苗,区农服中心还为学生们发放了包含紫色玉米、豆子、花生等种子的种植包,方便孩子们在家庭或学校中继续进行种植实践。
负责翻地的一位学生兴奋地说:“原来翻地有这么多讲究,要敲碎大土块、清理杂草根,保持土壤松软透气,回到家我也要把这些技巧用在阳台小菜园里。”负责种植的一位学生感慨:“今天才知道不同蔬菜种植密度不一样,这些实用的知识在实践中体会更深,以后我要定期来这里浇水、施肥,陪伴种子和幼苗一起成长。”
“后期,我们还将根据需要,到学校进行指导,保证蔬菜的成活率。”区农服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区农服中心以阳台菜园为载体,推进“六进工程”(进街乡、进机关、进公园、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实现在室内阳台、室外露台、庭院及楼顶种植蔬菜,探索在城市中发展农业的新途径。截至目前,阳台菜园“六进工程”已推广到100余家单位及8000多户家庭,推广蔬菜品种超50种。 记者 洪腾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