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报
2025年04月25日

下载朝阳报客户端

第04版:资讯
版权声明

《朝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朝阳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朝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朝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朝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东四环西侧辅路增设一条“绿色通道”

    本报讯 (记者董文辉) 近日,东四环西侧辅路大郊亭地铁C口附近增设了一条“绿色通道”,数据显示,高峰期群众通行时间减少了8分钟,在改善大郊亭区域交通秩序的同时,也为市民营造了安全、有序的出行环境。

    记者在现场看到,从大郊亭北街至广渠路辅路入口处,新增了一条宽3米多的平整、整洁小路,铺设着崭新的柏油路面,并用清晰的标识分出机动车和人行通道,沿途设有太阳能灯、视频监控设备,群众按照标识有序通行。

    据了解,大郊亭地铁站作为区域交通枢纽,周边区域长期出现非机动车逆行的现象。“经区城市管理委前期调查发现,芳圆里ID MALL及周边小区至地铁站的合规骑行距离为1.2公里,而逆行‘捷径’仅170米,便利性落差使高峰期逆行车辆达每小时500辆,导致交通事故频发,执法难度大。”区城市管理委市政基础设施科工作人员蒙琳介绍。为此,区城市管理委联合北京市交通委、劲松街道及行业企业,启动东四环西侧辅路“绿色通道”改造工程,采用“疏堵结合、科技赋能、共治共享”的创新治理模式,精准施策,通过设置独立非机动车道、拓宽专用“绿色通道”、补齐路段慢行交通设施、利用“城市大脑”大数据分析等措施,实现该区域的交通秩序精细化提升。

    区城市管理委协调街道、企业,后退地铁施工围挡,利用绿化带既有步道,改造专用“绿色通道”,安装照明设施、安全护栏、导行标识,并新建非机动车停放区100平方米。同时,安装视频监控及流量检测系统,接入“城市大脑”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骑行热力分布,动态调整管理策略;联合外卖平台建立“骑手文明公约”;联合街道召开居民议事会,采纳群众建议,形成治理最大共识。

    “过去这段路经常出现非机动车逆行、拥堵现象,现在走在‘绿色通道’,不管是我们骑手还是市民,都是既顺畅又安全。”经常前往芳圆里ID MALL取件的美团骑手张先生点赞说。

    蒙琳介绍,区城市管理委通过设备动态监测发现,改造后,群众从芳圆里ID MALL至大郊亭地铁站骑行距离缩短了80%,高峰通行时间减少8分钟,平均每天近4000人次、1300车次通行,实现了“人、车、路”和谐共融,秩序与便利的“双赢”。

    据劲松街道平安办副主任任家明介绍,为了维持大郊亭区域治理效果,劲松街道还采取视频巡查+人工巡查的方式,每天不间断对该区域进行巡检,保障群众的良好通勤、出行环境。

    董文辉 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