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报
2025年03月21日

下载朝阳报客户端

第06-07版: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朝阳实践
版权声明

《朝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朝阳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朝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朝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朝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北京朝阳以水为媒带动全域发展

一路奔流  满城生机

    首席记者 崔杨

    春分,北京朝阳迎来了特别的“新征程”:

    亮马河上,再次启航的游船让“猫”了一冬的“一河两岸”焕发生机:乘船感受浪漫初春、一袭古风与开得正旺的桃花相映成趣、迎着春风在river walk中疗愈自己……步移景异间,生态之美与人文之光缓缓铺展。

    顺着亮马河一路向东,由“亮马河”模式复制升级而来的坝河滨水空间也热闹起来,沿河的郎园Station园区里,河畔的门店人气最旺,运动、餐饮、咖啡、酒吧等商户的入驻,丰富了园区经济业态,也带来了更多年轻的客流。

    2019年以来,朝阳区坚持以河道治理带动城市更新,把最好的公共空间留给城市、留给市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今,治水的“金点子”结为“金果子”,金果子生长的大树根植于将最好资源留给人民的北京朝阳。

    共建共享

    “以前朋友来北京,我都带他们去故宫、长城,现在我更喜欢到家附近的亮马河。”刘女士很是自豪。与她一样,越来越多“朝阳群众”乐意将“亮马河”作为“必打卡点”推荐给国内外亲友。“风景好,公共设施配套到位,活动丰富多彩。”

    滨水而居,享受宜居、宜业、宜商、宜学、宜游的美好生活,永远让人心向往之。

    这份心愿,从40年前《北京日报》一版刊发的《全面整治亮马河工程开工》报道中可见一斑——一次来自政府的“共治”号召,让党政军民学各界两千多名干部、群众走出家门,共同为亮马河义务清淤。“河水清澈,水面能划船,水中能游泳”成了当时人们对这条河的期许。

    40年后,期许成为现实。同样是一版,2023年11月的《人民日报》,一篇《亮马河靓起来》记录了朝阳区以河道治理带动的城市更新——在“共建共享”理念带动下,河与城相互成就的亮马河给了人们一个最好的答案。

    如今,越来越靓的亮马河,成为名副其实的“首都水上会客厅”。

    连续三年举办的醒春启航活动,邀请社会各界乘船欣赏朝阳春日美景;连续两年举办国际茶香文化节,邀请外国使节、外媒记者品茗叙谈;吸引人流超1200万人次的北京朝阳国际灯光节点亮了冬日的亮马河,让北方冬天的河也有了颜色;举办“亮马河畔说中医”系列活动,让国际友人亲身体验中医“望闻问切”……

    “泛舟亮马河,游船最后经过友谊桥,寓意北京与世界相连,友谊长存。”区水务局局长王成志说。

    “第一次来到亮马河就被这样的风景震撼了。”智利驻华使馆商务参赞安德烈斯·格鲍尔乘舟泛游亮马河时不禁感叹,这样的项目,既能让人享受水带来的乐趣,又能对水加以保护。

    当然,这条河,不仅迎接着外来的客人,更温暖着城市的主人。这份温度,传递给各类人群,让他们舒心温暖,宜业宜居。

    18公里滨水绿道上,融入了各种关爱与巧思。党群服务站、儿童游乐设施、城市书房、口袋公园等星罗棋布。

    为了让外卖、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享受亮马河之美,麦子店街道在亮马河畔建起了“麦home·厢见”友好站点,24小时为新就业群体提供贴心服务。

    骑手小徐,日常工作强度大,跑几十趟楼梯、骑行100多公里、送七八十份订单。他说,自己总在亮马河附近送外卖,却没时间停下来看看风景、感受生活,但现在有了驿站,给手机充电的功夫就能欣赏美景,自己无论跑多晚、跑多累,都想来这边放松一下,“就像有个‘家’在这里等着我一样,感觉很温馨。”

    诗意栖居

    “在北京朝阳,总有美好的事情正在发生”“1000种生活方式,1000种爱”“亮马河边最chill的人约起来”……

    你注意过亮马河友谊桥下的绳幕吗?以天然河景作为背景,一句句北京朝阳送给每位路人的“情话”,从早到晚播放着。

    这是属于北京朝阳的浪漫与诗意,也是滨水空间与市民产生情感链接的一抹风景。

    朝阳,因水而生、依水而兴。一条河、一座城,河水承载着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023年,亮马河沿岸18公里滨水绿道贯通开放,河岸两侧,艺术馆、餐厅、酒店设计得极富创意,登高望远,这里还有北京CBD天际线的绝佳取景框;2024年底,坝河(酒仙桥路至郎园段)2.3公里的滨水空间焕新“出圈”,内地首座太古坊随之宣布选址坝河畔,老旧纺织厂改建而成的网红园区中不乏艺术中心、时尚中心;2025年,“两河一带”世界级滨水经济区这一概念的提出,更是让人们对朝阳的水岸经济更加期待,“两河一带”滨水空间,从可亲近、可进入、可感知,进阶为人们诗意生活栖居地。

    从亮马河出发,绿色,已经成为链接城市与人心的颜色。这些年,在北京朝阳以河道复兴带动城市更新的进程中,既有“两河一带”世界级滨水经济区这样的大工程,也有对街区、社区小尺度区域、边角地块的微更新。无论大小,都透视出对“人性化空间”的深度诠释。

    亮马河畔,“最美街巷”亮马河滨河路秩序井然、焕然一新,最美街角“亮马小院”已经成为河边发呆的好去处,几条花园街巷也在推进中,未来,更多的背街小巷将成为百姓家门口最舒适的空间。随着朝阳区城市“项链”越串越长,也让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基层工作者与设计师们达成共识,街区、社区更新,要让生活其间的人有获得感,解决痛点、满足刚需,同时愉悦身心。

    这些美好如同繁花,在朝阳越开越盛。一座属于人民、以人为本的城市,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最优的供给服务人民,营造最佳的环境来成就人民。

    相互成就

    本月初,全市最大电竞场馆“微博IN”在亮马河畔开启首秀,与泡泡玛特城市乐园形成联动,成为亮马河文化经济带上“谷子经济”的重要承载地。这条松弛感爆棚的河边,又多了一处跟年轻人玩到一起,为年轻人提供伙伴和新职业的新场景,这也给了年轻人更多留下来的理由。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朝阳区努力构建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调动好每个人的积极性,共同建设美丽朝阳,人与城“相互成就”。

    去年,亮马河畔总共上演了30多场微演出。艺术家们轻装简从,带着一把琴、一只麦,在河边举办一场小型现场演唱会,游客遇到了便席地而坐,享受一场精彩的演出。

    可以说,亮马河已经不再只是一条河了,而是成了一个城市秀场,一个超级大IP。

    面对越来越年轻化的追随者,结合滨水的人文景观优势,亮马河、坝河等区域也在提供更加灵活、有趣、多元的办公空间与交往场所,激发地区创新动力。

    以位于亮马河左岸的北京启皓中心为例,不仅有超甲级写字楼、五星级酒店,还有高品质公寓、餐厅,并配备了由世界知名设计师打造而成的艺术馆和每周都有亮点的艺术活动,以及公共、开放的户外街巷,塑造了一个集精致餐饮、户外休闲、文化创意与社交生活于一体的城市公共空间。

    无独有偶,今年将正式亮相的北小河(京承高速路至五环路段)4.2公里滨水空间,建成后也将改善沿线14个小区6万余居民的居住环境,激发六佰本、北小河美食街等商业区经济活力,将北小河东湖片区打造成为国际化高品质的片区式花园城市样板。

    未来,按照“整体规划、分期实施”原则,亮马河文化经济带重点项目将分三期推进实施。一期将塑造连续性水岸商业界面,创新“日咖夜酒”消费场景;二期主要聚焦朝阳公园,8号公馆、摩天轮等商业项目落地,朝阳规划艺术馆计划引入新兴产业及数字艺术活动,打造年轻人聚集的先锋文化场所;三期则将重点聚焦六里湾,打造都市型无边界亲水公园。而在坝河流域,15公里游艇航线令人期待,未来,两岸的居民可乘游艇至城市副中心。

    越来越美的岸线让“吃住行游购娱”打破边界深度融合,助燃消费活力。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至今,亮马河商业带的客流量同比增加了40%至50%,蓝色港湾等重要节点的客流量同比增加了70%至80%。

    精细化建设人民城市,归根到底是为了人民。近年来,朝阳区建滨水空间、创花园城市、治生态环境,就是让城市更有温度,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

    由“贯通”到“辐射”,朝阳区以水为媒,带动全域发展,建立完善现代化城市治理体系,让更多人共享发展成果,朝阳区正在努力探索。

    以河道复兴带动城市更新,一路奔流,满城生机。

    本版插图由AI生成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