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侯建宁
“把适合您的中药材料放入到香囊中,扎紧封口,一个养生香囊就制作好了。”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手工制作在和平东桥爱新驿站举行,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和辖区新就业群体女性代表,一起制作养生香囊和“非遗小鼓”,现场欢乐又温馨。这是街道“和善志美”志愿服务品牌打造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和平街街道工委充分利用辖区文教资源丰富的特点,依托党建协调委员会平台优势,以“3+5+12+N”志愿服务工作体系打破资源壁垒,凝聚辖区3所高校、5所科研机构、12个社区以及文化组织、新兴领域企业等多元力量,构建“党建引领+志愿服务+基层治理”的融合模式,推出了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志愿服务品牌——“和善志美”志愿服务行动。
和平东桥爱新驿站就是和平街街道开展志愿服务的阵地之一,街道联合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服装学院3所驻区高校,结合各自学科特色推出“四时养正·节气有方”“化工科普”“美育志愿”等服务项目,将爱新驿站打造成集学习、服务、交流于一体,志愿者与居民互动的“温馨港湾”。
为破解服务供需错位问题,街道还建立双向互动清单,发布志愿服务项目清单,邀请社会单位认领;同时社会单位也可提出需求清单,由街道来落实。目前,通过前期调研征集100余条需求,形成助老、助残、环保、教育、文化等服务菜单。例如,结合居民科普需求,街道联合辖区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等5家科研院所,推出“研光和韵”科普宣传志愿服务项目,全面提升辖区居民的科学素养与生活品质。如今,“居民需求导向+团队积极响应+街道监督落实”模式,已成为街道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的新亮点。
此外,为进一步激发辖区党员群众参与社区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平街街道携手首华物业等辖区物业单位,开展“和善志美·家园共治”志愿服务项目,组织“消隐焕新”周末大扫除、“垃圾分类进万家”“设施维护巡查队”等活动,不断提升社区环境品质,共建美好家园。辖区12个社区还根据自身特色,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员公益日活动,形成“志愿服务大集”,满足居民不同需求。
“我们将继续深化‘和善志美’品牌建设,坚持党建引领,让志愿服务成为基层治理‘暖心引擎’,为居民幸福生活添彩。”和平街街道工委副书记王溦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