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芳芳
2024年3月1日,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在朝阳交通支队东外大队组建了北京首支常态化女子铁骑队——巾帼交警铁骑队。如今,这支由女交警组成的铁骑队伍已经成立满一年,这些铁骑姑娘们,每天驾驶着警用摩托车穿梭于三里屯、蓝色港湾等重点区域,以飒爽英姿的身影和女性独有的细腻与坚韧,维护城市交通秩序,守护百姓平安出行,已成为首都交通管理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女铁骑的智慧与柔情
临近“三八节”,三里屯商圈的节日氛围已日渐浓厚。3月1日下午4点,商圈客流晚高峰即将到来,许多市民游客陆续到这里来逛街游玩,周边的交通也愈加繁忙起来。
“您好,这里不能停车,请尽快驶离。”“这位大朋友,您带着孩子为什么要逆行骑过来,有急事需要帮忙吗?”“骑电动车记得佩戴安全头盔啊。”……根据当天的执勤安排,女铁骑熊珺瑶和王欣冉驾驶大摩托从东三环巡逻至三里屯路执勤。面对每一位违章市民,她们都真诚相待、耐心讲解、温柔劝导。
在处理交通违法行为时,熊珺瑶和王欣冉耐心倾听当事人的诉求,通过柔性执法化解矛盾,赢得了市民的理解与支持。“我们在处置交通违法行为时有着天然的女性优势,很多交通违法者见到我们都会主动检讨,态度也缓和很多。”巾帼铁骑队队长肖璠说道。
像熊珺瑶和王欣冉一样,巾帼交警铁骑队的队员不仅具备丰富的交通管理知识,还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在一次晚高峰期间,女铁骑马浩然通过手动调整红绿灯时长,迅速缓解了交通拥堵,展现了她们的智慧与应变能力。
女铁骑们的飒爽英姿和智慧柔情也赢得了市民的广泛认可和赞誉:路遇幼儿园校车时,孩子们会兴奋地向她们招手;市民在等红灯时,会向她们伸出大拇指,称赞她们“真飒”。去年,熊珺瑶暖心服务市民的身影曾被“童话大王”、著名作家郑渊洁捕捉到,郑渊洁在他的微信朋友圈中写道:“她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最美女交警!”
从“摩托小白”到“铁骑精英”
“北三环太阳宫桥下两车发生事故,请前往处置。”一次早高峰时段,正在附近巡逻的肖璠接到指挥中心布控指令后,仅用三分钟就赶到现场。
迅速处理事故,保障道路畅通后,司机感慨:“还没顾上报警您这就到了,这速度!”
“秒级响应 分钟到位”的背后,是队员们经过的高强度训练。“越是极端天气越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只有掌握特殊、复杂环境下的驾驶技能,才能在市民需要铁骑交警的时候,冲得上去,不掉链子。”肖璠说,她们平均身高一米七,但车辆起步时依然很难做到双脚着地,驾驭警用摩托并非易事。
于是,“魔鬼式”训练就成为女铁骑上岗前首先要面对的科目。在最初的训练中,队员们需要克服体力与心理的双重挑战,600斤重的警用摩托车对她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但她们通过刻苦训练,最终“驯服”了这个庞然大物。马浩然回忆道:“每一次摔倒,都是为了更好地站起来。”
从最初的推车、扶车,到了解摩托车结构及驾驶原理,再到短距离骑行、紧急刹车,直至特技训练,姑娘们一次次突破自我、挑战自我。训练中,她们满腿的淤青和伤疤成了独特的勋章,最终从“摩托小白”成长为能够熟练驾驶重型摩托的合格女骑手。
智能化赋能提升新质战斗力
从“摩托小白”到“铁骑精英”,再到运用专业和智慧服务城市交通,这一年,巾帼铁骑队经历了挑战与收获。
据统计,巾帼铁骑队成立一年来,累计纠正交通违法行为1.13万笔,骑行5000余公里,处理突发警情625起,服务群众360余次。
执勤之余,女铁骑们还积极走进社区和学校,参与交通安全宣教活动,提升公众安全意识。窦雨洋被我区一所中学聘为“法治副校长”,定期为中小学生讲授、普及安全常识,从源头助力交通安全。
女铁骑们不仅在交管岗位上表现出色,还积极参与全局运动会、新春文艺汇演等多种活动,取得优异成绩,展现新时代女性的多面魅力。2025年,巾帼铁骑队荣获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荣立集体三等功,肖璠荣获2024年度“朝阳群众”优秀榜样称号,陈颖被授予第十一届北京市公安局“首都杰出青年卫士”荣誉称号……
女铁骑队员也由最初的5人发展至去年7月的10人,再到如今的14人,她们平均年龄25.2岁,均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肖璠说,随着新队员的加入,曾经的徒弟已然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师傅,她们毫不犹豫地接过接力棒,耐心向新队员传授经验,传承朝阳交警“传帮带”优良传统。
回首一年来的付出与收获,朝阳交通支队东外大队大队长李淼表示,荣誉皆是过往,未来仍需努力。下一步,支队将深化“专业+机制+大数据”警务模式,为巾帼交警铁骑队进行智能化赋能,提升巾帼交警铁骑队的新质战斗力,继续书写她们服务首都城市交通的巾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