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马宇晗) 近期,朝阳区再添一文博空间——泰兴号海洋文化馆。该馆是集艺术展览、文化活动和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场馆,以多种形式展示中国海洋文化。
“泰兴号”是目前海洋考古中发现的最大中国木帆船,也是目前打捞完整文物最多的沉船,被视为绵延2000多年的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后的“帆影”。
位于鸟巢文化中心(L展览空间)的泰兴号海洋文化馆,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为让观众能够感受到200多年前的轮船风貌,馆内举办了国内首次“泰兴”号沉船主题大展,揭示了“泰兴”号的前世今生,是“泰兴”号重见天日、重回祖国后的首次大规模展示。馆中特别设置了几个“船舱”,模拟“泰兴号”当时的舱内设计,让游客欣赏古代巨型轮船的舱位构造。
馆中重点展出了大量从“泰兴号”沉船打捞出水的清代德化瓷器400余件,包括青花、白釉、五彩、青褐釉等多个门类,涵盖了碗、盘、碟、杯、钵、瓶、盒等多种器型,全面展示了“泰兴号”出水德化窑瓷器的整体面貌。在众多传统的瓷器中,还有几个西洋风格的展品。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是迎合当时的欧洲市场而专门设计的,也是中外贸易往来的重要痕迹。
除了“泰兴号”瓷器,该馆中还展出了其他朝代的收藏品,如清代的粉彩花鸟四方瓶、唐代的唐三彩,还有汉代的人物陶俑。在博物馆入口不远的墙上,还展示有让游客备感兴趣的中华封泥文化。这里的手工技艺工作坊,也让游客在互动中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后续,泰兴号海洋文化馆还将定期举办各类艺术展览,展出来自各地的绘画、书法、雕塑等优秀艺术作品,不定期举办艺术交流活动,涵盖音乐、舞蹈、戏剧等领域,多维度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