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资讯

第03版
城事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2月14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荒地变身“小农庄”圆了居民“田园梦”
张雪迎

    扫一扫了解更多

    记者 张雪迎

    正值寒假,黑庄户乡怡景城社区的孩子们在家长的带领下,来到社区内的“小农庄”参与亲子种植活动,进行早春播种实践活动。“自从有了这个‘农庄’,社区环境变得更好了,我还能带着孩子来体验田园乐趣!”居民王女士说。

    去年年初,社区推出了“景西共享小农庄”改造项目,社区、居民、辖区单位等多方携手将一处荒地变身“农庄”。这片“小农庄”占地2000平方米,随季节种植菠菜、草莓等蔬菜、水果,还有玫瑰等新鲜花卉,不仅提升了社区“颜值”,居民们还可以在这里体验农耕文化,满足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多方携手共建“小农庄”

    黑庄户地区怡景城社区于20世纪90年代建成,社区边缘存在闲置的荒地。“小区居民经常反映,景西公寓西侧有一片2000平方米的荒地,里面杂草丛生,碎石、垃圾遍布,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怡景城社区党支部书记郑伟说道。

    针对居民反映的情况,社区决定对景西公寓西侧荒地进行微改造,建设一处“共享小农庄”,并召开居民议事协商会,商讨改造细节。“我们把这片荒地命名为‘共享小农庄’,希望能发动更多的居民参与到改造项目中来,激发大家的参与热情。”社区相关负责人说。

    协商会上,居民们围坐在一起,从“农庄”的规划,到活动的策划,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改造建议。“是否可以规划出亲子种植区?”“希望能多举办一些种植活动”……许多建议都得到了社区的认可,由社区党委采纳并实施。“农庄”其中一块田地被设立为“民心里”田园实践基地,用于开展亲子种植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定期举办丰收日、菜地比赛等活动,丰富居民业余生活。

    改造过程中,在社区工作者的带领下,居民和志愿者一起清理垃圾、拔除杂草、翻耕土地,将原本坚硬杂乱的土地变为松软整齐、适合耕种的土地。观赏鱼养殖发展中心、鲁店农场等辖区单位员工也加入其中,一起修缮“小农庄”外立面、安装围栏、悬挂宣传牌,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也消除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合理规划变身“风景线”

    经过整治,小区里原本杂草丛生的荒地摇身变成了居民共享的“小农庄”。

    种植什么作物、由谁来负责养护、是否需要请专家进行指导……一个个打造“农庄”的具体问题又摆在面前。为此,社区邀请鲁店农场作为技术指导,将“农庄”划分为10个自然区,每个自然区种植不同的农作物。同时,根据居民实际需求,这些自然区又被进一步细化为28块种植区,以及“民心里”田园实践基地和志愿者责任田各1块。

    随后,社区统一采购并发放了玫瑰籽、菠菜幼苗等花卉种子、菜苗,由居民、志愿者负责后续的种植和养护工作。种植期间,为确保农作物的成活率,社区还特别邀请了鲁店农场工作人员对居民、志愿者进行现场培训,讲解农耕知识,帮助大家解决在耕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

    “农庄”内,绿、白色的围栏,清新而舒适。每到作物成熟时,各种蔬菜和花卉五彩缤纷,成为了小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闲暇之余,这里就成了居民们的聚集地,大家在这里参加各类种植活动,交流农耕经验,畅享田园生活的乐趣。

    未来,怡景城社区将持续拓展“小农庄”项目内容,让更多辖区单位参与到“小农庄”建设中来,将其打造成为一个集种植、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社区空间,不断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技术支持: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