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马宇晗
一间图书馆能有多少种可能?2月7日,经过50余天的升级改造和空间重塑,朝阳区图书馆劲松馆恢复开放。焕新后的劲松馆,以“阅读+”新场景、新技术、新服务,打造城市文化会客厅,带领读者探索公共图书馆的“新玩法”。
构筑新场景“阅读+艺术”增颜值
左侧的地面、吧台上,一排排的鲜花绿植,娇艳欲滴,尽显活泼与生机;迎面是一面高高的“红墙”,上书“花映春禧”金色大字,格外大气和浑厚……走进朝阳区图书馆劲松馆大厅,一股清新脱俗的气息迎面扑来。
再往前,由“红墙”围拢的区域,是开馆新展——“花映春禧”美术作品对话展,以“花卉”为题,用一幅幅经典美术作品,展现历代艺术家绘就的花卉之姿,寄托美好愿景,让读者在借阅之余,欣赏高品质的艺术作品。
当天,经过焕新升级,位于三层的朝图地方文献研究中心首次正式对外开放,常设展览同步展出。在这里,读者可以查阅馆藏文献资料,还可以参观“朝阳文献——北京市朝阳区图书馆馆藏地方历史文化典籍展”“国东贞石——朝阳区石刻拓片展”“朝阳文华——田凤银长城油画展”。
同样让图书馆更添艺术味的,还有一层新增的“朝图·象外空间”和二层新添的图书荐读墙、配有沙发茶几的阅读角等。
“无论是色彩还是造型,都很时尚、很艺术。”读者冯女士表示,“经过重新设计和布置,整个图书馆变得生动美好起来,温馨有档次。”
打造“馆中店”书香咖啡香交融
图书馆作为全民阅读主阵地,与书店的融合发展渐成趋势,“图书馆+”内涵不断拓展,馆店合作已成为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劲松馆一层西侧的“朝图·象外空间”便是这一理念的具体实践,也是此次改造的重点和亮点。
“朝图·象外空间”设计上兼具美学与功能性,划分公共阅读区、咖啡茶饮简餐区、文创展示区、活动展览区等多个功能区,有精美的新书、经典图书,时尚的文创产品,飘香的咖啡与简餐,阅读区和格子间,以及沙发、装饰画、绿植等,可以满足不同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劲松馆的改造,是一次记忆的更新,也是一次功能的重构,更是公众对于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重新想象。该馆馆长赵亮介绍,“我们特别引入社会化运营品牌‘象外’打造这一新空间,希望以书籍为起点,提供一处城市生活歇脚地,为大家带来更加生动、更多层次的阅读体验。”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