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报
2025年01月15日

下载朝阳报客户端

第03版:文化
版权声明

《朝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朝阳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朝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朝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朝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朝阳今年将建成“百馆之城”

每10万人将拥有2.9个博物馆

    本报讯 (记者马宇晗) 记者近日从区文化和旅游局获悉,今年,朝阳区将建成“百馆之城”,届时可达到每10万人拥有2.9个博物馆。

    近年来,朝阳区持续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出台博物馆系列扶持政策,设立非国有博物馆扶持资金,推进“类博物馆”试点工作。去年,我区新增博物馆10家,总数达到90家,实现10万人拥有博物馆2.6座博物馆,正式建成“备案博物馆-类博物馆-文博空间”三级博物馆体系,区域博物馆空间布局持续优化,南北文博资源趋向均衡发展。

    同时,朝阳区大力实施“朝阳区博物馆三·十提质工程”和“文博馆长万里行”活动,搭建多样化博物馆服务平台,加强馆际交流合作,提升区域博物馆软实力。并创新推出“朝阳区博物馆通票”,组织开展“开学第一课”“文物快闪”“博物馆看朝阳主题讲座”等博物馆“五进”工程系列活动,让市民在身边“遇见文博”,促进文博空间与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和博物馆跨界发展。“文博朝阳”正成为彰显朝阳形象的城市文化名片。

    今年,朝阳区将在建成“百馆之城”基础上,推进“博物馆之城”惠民化、创意化,引进更多国内外大展,打造更多内容有深度、形式有创新的展览,让博物馆热在朝阳持续升温;加快建立全区文物数字库,推进完成东岳庙石刻数字化保护及展示利用、朝阳区石碑文物数字化等项目,探索构建“1+1+N”文物活化利用朝阳模式,推进文博建筑数字化、亮化;打造“场景+技术+内容”新模式,培育“博物馆+”文博经济新动能,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