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平安建设 综治水平实现新高度 制定“交通畅行计划”。从“主要大街”和“街巷胡同”两个维度入手,按照“外部主路标准化管理-内部街巷精细化设计”的治理理念,通过完善路面交通设施、引入停车收费管理、多方联动政企共建等措施,完成12条街巷胡同交通改造,道路通行秩序及密集区域交通秩序得到明显提升。 打通主要大街“关节点”,深度优化交通路网组织,保障畅通。在姚家园路东段等三条主要大街引入电子停车管理,新增规范停车位145个;在石佛营路等路段增设6组24小时违停抓拍监控探头;并对朝阳北路与石佛营西路交叉口进行改造,增设信号灯及斑马线。经过治理,7条主要大街停车供给增加,交通运行效率及安全性显著提升。 连通街巷胡同“生命线”,合理施划交通标志标线,应停尽停。针对街巷胡同占道违停现象频发问题,街道完成12条街巷胡同交通改造,清理违规车辆,科学规划行车路线,增设物理隔离装置及近300个临时停车位,并安装监控、语音柱及LED显示屏加强技防,获得居民广泛好评。 拓宽精细化治理“覆盖面”,多方发力实现交通“微循环”。针对姚家园南路无过街设施、晨光东路交通拥堵及石佛营路人行便道等问题,分别增设信号灯、优化公交线路,设置网约车临时落客区及规范停车位,同时开展“融合共治”专项工作,有效提升了居民出行便利与安全。 打造政企共建“多面体”,实现营商环境、交通环境互利共赢。积极对接时尚万科、北规弘都院、耀中国际学校等重点企事业单位,针对其通勤流量大导致的交通压力,通过政企座谈凝聚合力,采取人防物防措施并增设6组违章探头,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同时,润枫嘉尚物业、北京纺织研究所等企业在地铁站非机动车秩序整治中,紧密配合街道扩大停放区,在政企共建的基础上,实现政企共赢。 打造特色民主法治街区,全面构成辖建三级矛调体系。依托属地区级公检法司单位坐落优势,打造特色民主法治街区,已建成11处宣传服务阵地,组织公益律师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并举办多场普法讲座,让“尊法、学法”成为新常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的作用,通过培训讲座、“以调带训”,提升社区调解员专业能力。依托“刘玉龙个人调解工作室”开展调解工作,实施老带新策略。全年成功调解98起案件,涉及金额超180万元。 开展“百场消防演练”活动。全面开展“百场消防演练”活动,成功举办166场消防安全培训演练,覆盖餐饮、商超、物业楼宇及快递外卖等多家企业及群众。同时,新建578个居住区充电接口,有效保障居民消防安全。全年未发生亡人火灾或安全生产事故,消防安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