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犹如一座城市的新陈代谢,是城市发展的关键一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三里屯作为朝阳区“一纵一横一核”商业带建设的重要节点,自觉融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主承载区建设,于2022年陆续启动片区城市更新综合提升项目,按照“规划引领、慢行优先”的总原则,围绕新工体和太古里双核驱动发展格局,把商圈繁荣与百姓安居统筹起来,形成“一横两纵多点连片”的总体布局,使片区进一步成为首都城市商圈地标、城市消费引擎、知名文体名片和国际活力地带的典型示范区,为“五宜”朝阳建设探索实践经验。
规划引领形成“三里屯模式”
加强顶层设计,实现街区整体提升。街道统筹存量空间的高效复合利用,同时以规划为蓝图充分动员政府、市场、社会各界力量汇聚形成推动城市更新实施的合力,共同为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提供有效的空间载体。一方面结合商圈升级,适当增加建筑规模,另一方面结合新工体花园式街区建设,减少建筑规模,实现整个街区在建筑零增量的基础上全面提升。
“慢行优先”,打造三里屯特色。以三里屯路慢行系统更新改造工程为先导,将南三里屯路、新东路、工体北路、工体东路、工体西路和亮马河南路串联成彼此连通的大慢行系统,成为未来慢行联通的结构网络。通过道路铺装,增设绿化、夜景照明和交通科技等硬件设施,以党建为引领,搭建管理平台,共建共治共管,共同维护好慢行系统周边的营商环境和环境秩序,带动周边商圈进行整体提升。
“一横两纵多点连片”,形成“三里屯模式”。通过片区式更新提升,实现商业街区互联互通,文体文娱及其他城市生活的相关配套升级,辐射带动周边商业的整体发展,匹配三里屯地区多元包容、时尚潮流的风貌。围绕“一横”工体北路,“两纵”新东路和三里屯路,工体北路东、西两侧分布“太古里”和“新工体”两大商圈,沿线以通盈中心、三里屯SOHO、世茂工三、永利国际等商业体与太古里、新工体呈现多点连片的空间格局。周边东三里、北三里、南三里、白家庄西里、幸福一村等社区与各商圈、商业体错落有致排列,形成“一横两纵双核联动”的城市更新“三里屯模式”,使片区进一步成为首都城市商圈地标、城市消费引擎、顶级文体名片和国际活力地带的典型示范区。
从一体化到片区统筹,实现六大更新。街道将以飞宇园区为核心,更新产业空间、公共空间品质,延续现有国际化生活服务业态形式,形成使馆区内的国际生活服务核,实现国际生活服务片区统筹更新;艺术时尚大道片区以新东路西侧公共空间及208地块更新为核心,结合花园城市建设,建设与艺术品、时尚业相关的高品质公共空间与商业空间,拓展文化三里屯的空间利用与品牌影响,实现艺术时尚大道片区统筹更新;结合永利国际更新和L形地块建设的机遇,依托爱奇艺青春中心承建三里屯地区文娱产业西门户,实现文娱西门户片区统筹更新;借助三里屯路、南三里屯路环境整治机遇及三里屯“酒吧街”的空间及业态提质升级,结合三里屯文荟萃、太古里北区北等更新项目建设,统筹片区公共空间与商业体之间的连接,形成三里屯路漫享商街片区,实现三里屯路漫享商街片区统筹更新;结合新工体新建地下商业与工体周边娱乐消费业态,联动南侧THE BOX 朝外及北侧亮马河潮流体育文化面向的年轻力消费群体,激活工体周边商业体升级,形成围绕新工体的潮朝阳潮人圈消费场景,实现工体潮人圈片区统筹更新;结合机电院南院改善居住质量需求,利用更新机遇补充片区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提升社区的休闲商业设施品质,以更新促进片区商居共融,实现社区休闲片区统筹更新。
“一横一纵”先行激活区域商圈潜力
围绕三里屯路慢行系统,“一纵”连通CBD与亮马河。三里屯路慢行系统更新项目,以“推进三里屯路与亮马河慢行系统连通,打造慢行友好街区”为核心出发点,打造范围北接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南接朝阳北路,全长2.5千米。通过三里屯路慢行系统建设,打通朝阳区“一纵一横一核”商业带中CBD与三里屯两大关键节点,实现南三里屯中街和白家庄北路微循环。同时,充分发挥“共享共治”理念,通过南三里屯路改造,改善了南侧通盈、机电院周边公共环境和交通条件,激发了周边企业优化商业空间的意愿,带动周边北区北项目、三里屯路81号更新、三里屯文荟项目建设、酒吧街更新、机电院升级,以9000万政府投入,累计撬动近20亿社会资本参与片区升级。
围绕工体北路综合整治,“一横”架起双核联动。工体改造复建项目使新工体成为集公共服务、公共空间、商业功能和交通功能的综合节点,是三里屯西部重要的功能核心,已经成为除三里屯太古里外又一个城市地标。三里屯街道报请北京市发改委批复立项,开展工体北路周边综合整治提升项目。包括工体北路道路两侧公共开放空间(街边花园),商业体店前空间(永利、红街广场),道路侧分带绿地空间等,总面积约7.23公顷。项目仅机非隔离树池连通绿化一项,就新增近4000平方米,已于今年国庆节前集中亮相,营造出一片月季花海。打造出一个让市民“坐得下、记得住、待得久”的三里屯新客厅,更好地与新建成的工体环境相匹配,同时服务商圈更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多点连片,促进“大三里屯商圈”提质增效。太古里西区、南区、北区同步启动升级改造,太古里西区在原雅秀服装市场基础上改造而成,引入了16家潮流零售、餐饮品牌,太古里北区与国际顶尖品牌进行战略合作,打造中国首个以单体建筑形态呈现的顶尖奢侈品全球旗舰店(暨品牌之家)集群;街道通过多方协调,在太古里西区与南区之间建设一座空中连桥,以实现区域内建筑规模增减挂钩,是街道与企业合作共赢的典型案例;完成绿色电力布局光储直柔试点项目,成为国内商业领域的首个应用案例。通盈中心商业综合体围绕实体消费空间进行升级,增加由室外直达商业二层的休闲阶梯和直达地下一层的下沉广场,改善交通微环境;商业体入口处升级裸眼3D大屏,结合朝阳区互联网3.0计划建设“元宇宙商业综合体”,改造后与三里屯大商圈发展融为一体,带动工体北路南侧商业发展。新工人体育场遵循“传统外观、现代场馆”设计理念,在建设国内最大规模的单体清水混凝土专业足球场建筑的同时,同步实施场馆商业区、周边广场景观、南侧人工水系,市政配套、地铁3号和17号线一体化建设等,一起打造“工体商圈”的全新生态,已成为市民日常体育、文化、娱乐活动和消费、休闲的城市复兴“新地标”。
多片区联动 促进商圈与社区共生
新东路时尚大道,补齐“一横两纵”最后短板。新东路担负着连通新工体、使馆区、外交公寓和亮马河等重点区域的重要职责,两侧商业楼宇和居民住宅密集,是三里屯街道国际化都市风貌的集中区域。道路西侧有较宽空间,为打造“时尚街区”和“艺术街区”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机遇空间。下一步,三里屯街道计划由北大、清华、中央美院三校联合,共同组成策展运营团队,针对新东路公共空间打造公共艺术走廊,开展各类静态展示与动态互动相结合的文化艺术活动,进行策展方案与后续运营方案设计,最终形成可持续、可生长的公共艺术都市新景观。
盘活畸零地块,商居“慢融合”推动老旧小区与商圈共生共荣。在城市更新中坚持化零为整,盘活畸零用地,如永利国际东北侧L形地块,在区域高建成率环境下成为“未尽其用”的机遇空间,通过街区控规盘点存量空间,经区政府批复同意,将这一用地划拨给街道使用,建成后可同时满足新工体消防安全的迫切需求,打通现状“断头路”,补充社区卫生服务站、养老驿站、党群活动室、社区体育设施等公共服务短板,实施架空线入地,改善环境秩序,提高供电稳定性,实现解决“1+N”问题需求。在即将开展的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中,以“幸福村里幸福事”为理念,结合进行抗震加固、节能改造、养老和无障碍设施补建、增加停车位等措施,全面提升环境品质和公共服务能力,使居住小区的环境品质与周边商圈、商业街区融为一体,打造“幸福橙社区”概念。
激活永利国际,推动新工体周边改造,带动“潮人圈”升级。作为与新工体最接近的商业体,永利国际存在空间排布不均、外立面陈旧、业态低端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三里屯街道积极搭建共商共治平台,引入专业规划设计团队,为永利国际和爱奇艺搭建合作基础,结合下一步规划调整,营建爱奇艺新世代沉浸式娱乐消费主题商业,以三里屯·爱奇艺为主题打造三里屯礼物,开展文化展示与文化活动。同时,结合周边体育公园、体育邮局和商业综合体建设,带动周边世茂工三、红街等商业体提质,激发存量商业的消费活力;结合爱乐乐团音乐厅,谋划体育博物馆、工体水面的北京印象沉浸式文化演艺,形成区域复合的文化体验。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商圈的消费差异化,提升商圈丰富性,与工体南延线THE BOX等形成一条服务年轻力客群的潮流消费带。
未来,三里屯地区将坚决贯彻“一横两纵多点连片”的更新总原则,结合街区控规批复,全面梳理地区城市发展问题与短板,对接上位规划与街道实际需求,大力挖掘潜力空间,建立更新项目库,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运营更新项目,以“小投入”撬动“大投资”,在积极促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同时,同步实现街区居住生活提升更新,打造城市更新的“三里屯”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