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政协朝阳区第十四届委员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和区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全年共完成重点协商任务21项,立案办理提案397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3000余篇,组织各类履职活动480次,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朝阳实践中展现了政协担当、贡献了政协力量。
强化理论武装固根基
•全年开展集体学习27次
•举办委员报告厅、暑期读书班、新任委员和党外委员专题培训班、委员读书分享等集体学习活动30次
•委员和党派成员参与线上线下学习共4200余人次
区政协始终把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坚持“第一议题”制度,把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全年开展集体学习27次,及时跟进学习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以及中共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建立专委会分党组每季度理论学习交流研讨制度,主席会议成员分别参加,中共党员委员示范带头,党外委员积极响应,实现思想引领和增进交流双促进,理论武装更有深度。
区政协切实增强委员学习效能,更好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能力本领,转化为高水平履职尽责的工作实践。不断优化“碧梧书院”内容体系,有效提升“悦读书屋”建设质量,积极拓展“善读计划”读书分享参与面,书香政协朝阳品牌影响持续扩大,委员读书学习的示范效应和外溢效应持续增强。以创新青少年模拟政协工作为重要抓手,拓宽思想政治引领渠道。统筹指导大中小学全学段广泛开展模拟政协活动;在全市创办“北京市朝阳区高校大学生模拟政协提案大赛”,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承办的首届大赛,吸引15所驻区高校的1709名大学生,组成372支队伍参赛;在全市率先建立“一高校一组”“中小学一集团一组”的青少年模拟政协指导老师机制。
推进协商民主促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在协商中促进广泛团结、推进多党合作、实践人民民主,既秉承历史传统,又反映时代特征,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特点和优势。”
2024年,区政协修订了《区政协协商工作规则》,进一步明确政协协商会议类型、规范协商流程要求。按照区委下达的6个年度协商议题计划,我们与区委统战部联合组织召开2次议政会,分别围绕“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和“建设向世界展示中国高水平开放的窗口”开展协商;组织召开2次议政性常委会,分别围绕“推进‘宜学’朝阳建设,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推进数字农业先行区、农业多功能示范区、乡村振兴样板区建设”开展协商;组织召开专题协商会,围绕“积极构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开展协商;组织召开协商座谈会,围绕“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协商和民主监督。在6个重点协商议题的推进过程中,注重“真调研”、强化“说得对”、力求“有效果”,组织引导党派团体和广大委员深入实际、深入基层,真切感知经济社会实际运行情况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努力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进一步提升了协商议政实效。
一年来,区政协共组织开展区内外调研71次,调研点位108个,委员和党派成员参与1065人次,提交建言377份。
开展民主监督增实效
区政协将改进和加强民主监督,作为政协全年工作创新探索的重点。研究制定《区政协民主监督工作规则》,全流程规范民主监督内容、监督形式、组织实施、意见报送、办理反馈和组织保障,创新建立区政协常委会定期听取民主监督工作情况汇报制度。制定年度民主监督计划,围绕推动区委区政府重要决策部署、跟踪上年度重点协商议题和接诉即办“每月一题”高频问题,确定14项年度重点监督议题,为历年最多。
同时,区政协充分融协商、监督、参与、合作于一体,坚持“协商在一线、监督面对面”,广泛开展情况通报、实地体验、问卷调查、座谈交流,以会议监督、专项监督、常态化监督、视察监督等形式,重点围绕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进花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营商环境建设、安全生产、财政预算,以及校园周边交通综合治理、重点群体就业质量、居民住宅老旧电梯安全监管、公园管理服务优化、文明养犬、医疗秩序管理等接诉即办“每月一题”,开展有效监督,有效协助党委政府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增进团结。
区政协组织监督调研座谈51次,委员和党派成员参与监督857人次,形成并报送重点议题监督报告4份,提出监督意见387条。
坚持履职为民强本领
全年组织开展各类履职活动480次,参与委员达到11000多人次,活动次数和参与人数同比增加均超过100%。
建设一支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政协委员队伍,是人民政协高质量履职的重要保障。
区政协以激发委员履职动力和提升委员履职能力为重点,加强党派团体、专委会、界别、委员工作站的各方联动,持续强化“学习就是履职、建言就是履职、联系就是履职、交友就是履职、参与就是履职”的“五个履职”要求,不断规范委员履职评价体系建设,积极为委员履职广泛搭建平台、创造良好条件,委员担当作为和主体作用不断强化。
一年来,区政协还主动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参与8项市区政协协同履职任务,协助组织开展调研17次,组织区政协委员形成建言10份。积极深化“京蒙协作政协助力”,围绕区委区政府关于对口协作的总体部署,广泛组织动员,加强双向对接,提升协作效能,组织委员和委员单位到朝阳对口协作的内蒙两市三旗县,开展医疗义诊与业务交流、教育培训与指导、“陌上花开”乡村美育行动等活动,积极协调落地合作项目,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对口协作贡献政协力量。
拓展统一战线聚合力
全区55个委员工作站全年组织调研考察、基层协商等活动390余次,委员参与690余人次。
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有利于最大限度把全体中华儿女智慧和力量汇聚起来,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
区政协坚持以深化“三共同六联合”机制为抓手,为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在政协发挥作用创造良好条件。围绕重点议题协商,组织党派成员420多人次参与调研,以党派名义提交建言185份,有效发挥各民主党派的专业优势和特色。健全党派团体、专委会、界别与有关部门联动机制,组织开展党外委员专题视察和政协全会前委员大视察,深入了解区域发展成就,增强团结奋斗合力。组织海外侨胞全程列席政协全会,近距离体验参与协商民主实践,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深入落实主席会议成员联系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机制,持续深化日常走访联系委员制度和中共党员委员结对联系党外委员机制,进委员门、知委员情、交委员心,进一步激发委员履职热情。出台《关于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的实施办法》,充分发挥委员联系广泛的优势,引导委员在考察调研、民主监督、读书学习、谈心交流、界别活动、社会服务等各项履职工作中,积极反映社情民意、服务群众需求、凝聚社会共识。
特色亮点工作
■提案办理成效显著
十四届三次会议以来,广大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区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各界别,紧紧围绕“1234”发展战略,紧扣“五宜”朝阳和民生关切,积极运用提案建言献策,履职尽责。全年共提出提案460件,经审查立案397件,交由59家单位办理。经过各方共同努力,提案办复率100%,委员满意率99%,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朝阳实践贡献了智慧力量。
■建言资政助力区域发展
议政会
•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
•建设向世界展示中国高水平开放的窗口
议政性常委会
•推进“宜学”朝阳建设,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推进数字农业先行区、农业多功能示范区、乡村振兴样板区建设专题协商会
•积极构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