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题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03版
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朝阳实践

第04版
专题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12月2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区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报告解读

    扫一扫了解更多

    2024年工作总结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朝阳发展进程中极具挑战的一年。区委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四个走在前”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团结带领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群众,顶住压力、迎难而上,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举措更加务实,建设“五宜”朝阳的成效更加显著,中国式现代化朝阳实践的步伐更加坚实。

    1  这一年,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更好凝心聚力筑牢思想根基,打牢了实践基础。

    坚持学深悟透,把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同区域发展实际有机结合。在全区兴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热潮,组织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50次,指导处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学习3100余次,完成区管干部集中轮训。

    坚持守正创新,把落实改革试点任务同推动工作取得实效有机衔接。全年承接推进31项国家级、市级改革试点任务,探索形成338项基层创新成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完成40个行业“一业一证”改革,办理时限最多可压减50%。

    坚持面向基层,以扩大政策理论宣讲增进全社会共抓改革的共识。区级领导、区委宣讲团开展集中宣讲50场,各二级班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各种形式的宣讲700余场。区工商联创新组建“民企宣教团”。

    2  这一年,我们坚决落实“四个走在前”要求,着眼首都大局,立足朝阳优势,为顺应发展新趋势、实践发展新要求、满足人民新期待,贡献了朝阳力量。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75周年庆祝活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等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全面提升奥林匹克中心区功能品质,推出7.5公里“彩虹”骑行路线。博物馆数量达90家,实体书店341家,潘家园传统文化示范街区成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打造“三里屯—亮马河国际文化演艺区”,全年开展“百姓春晚”等各类文化活动9000余场,惠及市民733万余人。朝阳站打造全市首个设在高铁站内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三里屯成为全市首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街区。

    消费潜能持续激发。1—11月引进首店315家、居各区首位。打造全市首个公园汽车赛事金盏速度节,1—11月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50.4%。全年不间断举办营业性演出超9万场、大型演唱会111场、系列促消费活动300余场,北京朝阳国际灯光节23天形成销售额28亿元,网络传播量超10亿人次,2024中国网球公开赛门票收入、观赛人流创历史新高。前三季度,全区旅游收入突破千亿元,居全市第一。

    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深耕“3+X”产业方向,规划建设13个特色产业园区、55个功能性服务平台。中关村(朝阳)数字医疗产业园开园,IC/PIC创新中心被认定为全市首批唯一光电子方向的未来产业育新基地,中关村互联网3.0产业园营收突破30亿元,数字人核心业务企业全市最多。

    基层治理更加高效。1—11月接诉即办解决率、满意率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3.2、2.7个百分点。

    3  这一年,我们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主动作为、积极争取,为稳住基本盘、激活新引擎、开辟新赛道,奠定了转型升级的坚实基础。

    经济转型持续推进。金融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市、对GDP的增长贡献提升6.6个百分点。全年新增12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总数达167家。新增上市企业5家,总数达146家。新增金融机构30家。发展“含绿量”持续提升,万元GDP能耗下降2.21%,绿色企业比率较年初提高6.3个百分点。

    招商引资持续发力。吸引北京首家境外仲裁机构代表处落地,成为北京国际仲裁中心核心承载区。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和进出口总额均居全市第一。北京CBD蝉联2024福布斯中国中央商务区消费竞争力评选第一。

    创新动能持续迸发。促进政产学研链条融合,推动北京工业大学山河湾谷创新区先导区、北京理工大学朝阳科技园建设,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建香港创意科技研发中心。国际创投集聚区管理基金总规模超360亿元,国际科技组织总部集聚区入驻国际科技组织12家。成立影视服务中心和影视产业联盟,启动建设AIGC视听产业创新中心,首届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成功举办。启动“雨燕行动”,为企业出海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做实做强国际人才创业大会,吸引3587个项目参与,同比增长59%。建成全市首个以人才和创新创业为主题的多功能空间载体ITEC创新创业园。

    协同发展持续深化。开展新一轮“疏整促”专项行动,拆除违法建设267.3万平方米,8项任务完成量排名全市第一。引导企业在津冀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共计93家。设置京津冀医保协同服务窗口,明确跨省通办服务事项8项。

    4  这一年,我们坚定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为美丽朝阳共建共享、美好城市共建共治增添了新活力,注入了新动力。

    城市更新亮点纷呈。坝河2.3公里滨水空间联动颐堤港一二期、郎园Station、丽都商圈等沿线节点,实现水岸文商旅融合发展再升级。举办首届“北京朝阳花园节”,创新日坛公园改造运营模式,成为全市首批花园式示范街区。完成朝外、CBD等10个综合性片区更新,升级朝阳大悦城、三里屯北区等一批商务商业楼宇。THE BOX年轻力中心激活朝外大街片区联动更新模式入选北京市高质量发展十大经典案例,751文化消费街区等6个项目入选第三届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和优秀项目,数量居全市第一。

    城乡融合深入推进。完成7.6万人整建制农转非,实现城乡二元结构向一元融合的历史性实践。在全市率先启动、率先完成十八里店小武基等6个村、2个平房区改造项目,平房、王四营、东风乡城市化腾退任务基本完成。完成3862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

    人居环境显著改善。PM2.5年均浓度31.9微克/立方米,创成4个“一微克”示范街区,8个国考市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达到100%。无界公园达68个,新增6处集生态、景观和休闲健身活动于一体的城市绿地,40公里“五乡十园”绿道一期建成开放。东三环路核心段夜景照明建设全面竣工。实施老旧小区改造107个,加装电梯364部。完成266条优美街巷市级治理任务。幺家店路等10条道路完工,地铁3号线、12号线开通运营,朝阳站交通枢纽投入使用,朝阳医院北门等5项疏堵工程全部完成建设。

    5  这一年,我们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民生所急、民心所向多措并举,推动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实事一件一件落地见效。

    公共服务不断优化。成立全市首个体系化零工市场,出台国家级人力资源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意见及配套实施细则。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55.2%,居中心城区第一。发布《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与40余家AI企业合作,开放十大教育应用场景。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1.2万个。推动通学公交先行先试,通学车线路、数量均居全市第一。院前急救呼叫满足率100%,全市排名第一。开展首批10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社区建设。新增养老服务中心17家、养老家庭照护床位1500张,全区养老服务设施、养老床位、入住人数均居全市首位;建成全市首个区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托位总数达1.1万个,实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提供儿童诊疗、延时服务和周末开诊。累计完成157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数量居全市第一。

    社会保障更有温度。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4万套,竣工各类保障性住房1.1万套。53家定点医疗机构开通“互联网+”医保服务,125家定点连锁药店实现医保个人账户非处方药品线上购药,开通量居全市首位。

    平安建设深入推进。实现区综治中心和43个街乡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全区刑事治安警情、万人成诉率、信访总量实现“三下降”。新建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接口约5.6万个。

    6  这一年,我们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筹协调各方力量,激发基层组织活力,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党的领导更加有力。召开区委常委会45次,研究议题266项,开展政党协商9次。充分发挥区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窗口作用,持续讲好中国民主故事。召开区委政协工作会,在全市首创朝阳区高校大学生模拟政协提案大赛。打造港澳侨统战特色品牌活动,打造全市首家律师事务所台湾青年驿站,设立全市首个统战工作融入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体系试点。常营回族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基层组织更加坚实。推动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项目化运行,解决驻区单位47项急事难事,27个区级重点共建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成立全市首个数据行业党委和首个区级餐饮行业党委。

    干部队伍更加过硬。突出重实干重实绩导向,大力选任一批政治素质好、专业素养高、熟悉基层情况、年富力强的干部。

    党风政风更加清朗。强力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以办案为牵引推进教育、医药、市场、农村“三资”等领域系统施治,联动抓好5个整治项目和15件民生实事。

    2025年工作总体要求

    2025年充满挑战,蕴藏机遇。做好明年工作,要深化对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要性的认识,推动各项工作向此聚焦、形成合力,以经济发展为牵引,带动全面高质量发展。

    ■要增强齐抓经济的紧迫感

    ■要增强政策措施的协调性

    ■要增强协同配合的自觉性

    ■要增强争取试点的主动性

    2025年主要任务

    明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的关键之年。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各项部署,坚持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加快产业体系优化升级,提升城市治理综合效益,推动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加大保障改善民生力度,在落实“四个走在前”要求上迈出新步伐,在推进“五宜”朝阳建设上取得新进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朝阳实践新篇章。

    一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深刻领悟坚持用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的精神实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上来,以首善标准落实改革开放各项任务。

    ◆广泛凝聚改革共识

    ◆认真落实改革任务

    ◆抓好决策部署落地

    二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刻认识朝阳区产业体系处在新提升、新转型发展阶段的现实,聚焦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和未来方向,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建设首都新质生产力融合发展示范区。

    ◆强化“双轮”驱动

    ◆强化“双标杆”引领

    ◆强化文商旅体融合发展

    三 加快推进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建设品质

    深刻认识朝阳区全域中心城区的区域定位,把握全域进入城市发展新阶段的历史进程,以城市建设为牵引,积极实践可持续发展的超大城市治理之路。

    ◆消费城市建设要激发潜力

    ◆科创城市建设要提升动力

    ◆国际化城市建设要释放活力

    ◆花园城市建设要塑造魅力

    ◆智慧城市建设要增强助力

    四 加快构建民生保障体系,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深刻认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思想内涵,坚持以百姓心为心,从群众视角考虑、从群众利益出发,更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各种实事好事办在群众心坎上。

    ◆提供便捷的优质服务

    ◆打造舒心的生活环境

    ◆营造和谐的社会秩序

    五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正确政治方向

    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确保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推动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任务落实落细,调动全区抓改革、促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完善改革创新组织体系

    ◆提升干部创新创造活力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放大 缩小 默认
技术支持: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