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党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资讯

第03版
党建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朝阳区党政群共商共治:“四议四聚”打造基层治理共同体
胡海佳

    记者 胡海佳

    如何把民生实事办到百姓心坎上,如何解决基层治理的痛点难点问题,如何让民主有序走入百姓日常生活? 围绕这些问题,朝阳区自2014年起实施党政群共商共治,通过建立“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常态化协商平台,组织基层政府、社区、社会单位、社会组织、居民群众等治理主体共同协商、共同参与、共同治理。

    10年来,党政群共商共治工作扎根于朝阳区各街乡、社区,探索形成了“四议四聚”工作机制,推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灵活议 聚民意

    朝阳区在党政群共商共治中,注重灵活议事,聚集民意,凝聚基层治理的最大公约数。

    机场街道南路东里社区党委按照“就近、就亲、就熟”的原则,引导居民在家门口说事、议事,形成了由社区党委牵头引导,楼院管家、物业、街道职能科室、产权单位“五方治理团”共同参与、协同联动的治理模式。

    南路东里社区燕翔东里1号楼北侧与车棚间有一片空地,经常有人乱扔垃圾,还有居民在这里私自开垦菜地,存在安全隐患。社区接到居民反映后,快速响应,运用“吹哨报到”机制,召集多方到现场开展实地调研,与居民共同讨论改造方案。不到一个月时间,改造工程顺利完工,居民对此非常满意。

    朝阳区先后出台了多项文件,推动党政群共商共治工作规范运作,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同时,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搭建四级议事协商“两会两厅”基础平台,即党政群共商共治区级议事协商会、党政群共商共治街乡议事协商会、社区居民议事厅和网格居民议事厅。目前,全区703个社区实现居民议事厅全覆盖,并将居民议事厅向网格、小区、楼门延伸,不断扩大议事厅的覆盖面。

    在议事形式上,朝阳区积极探索移动议事、网上议事等新形式,涌现出安贞街道“贞心365”网上议事平台、香河园街道“香邻议事”、东湖街道“掌上议事厅”、南磨房地区欢乐谷社区“358”协商机制、团结湖街道一二条社区“围楼议事”等优秀经验做法,各楼门普遍建立居民微信群,居民参与议事协商的形式日趋灵活多元。

    多次议 聚民智

    在朝阳,通过党政群共商共治解决社区治理难题已成常态。

    管庄地区丽景苑社区尚东阁小区地下一层车库破损严重,但物业不同意出资维修。对此,丽景苑社区党委依托共商共治平台,多次召开议事协商会,协调各方力量,最终决定分段进行维修,并积极协调提供临时停车位。经过升级改造,车库焕然一新,解决了居民关切的身边事。

    双井街道京哈铁路沿线桥梁涵洞曾是环境整治的痛点,通过多次社区议事协商活动,征求居民意见,邀请专家座谈,最终形成“穿越时空隧道、探寻宇宙之境”的改造方案,如今已成为“时尚打卡地”。来广营乡搭建“和得来”议事会,形成“定题、研题、议题、解题、评题”五步议事流程,切实解决了一批社区治理难题。

    在党政群共商共治中,朝阳区坚持集中协商和常态协商相结合,强调多次议事,聚集民智,通过广泛征集议题,确定议事方式,提高议事效率,有效解决社区治理难事,通过主动治理实现了“未诉先办”,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

    深入议 聚民心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在开展党政群共商共治过程中,朝阳区各级议事协商会(厅)围绕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群众反映最直接、最现实、最强烈的问题以及促进中心工作等方面,注重撬动更多社会资源参与,深入议事,聚集民心,将实事办到居民心坎上。

    酒仙桥旧城改造项目是首都中心城区规模最大的旧城改造项目,改造过程中,酒仙桥街道工委全面深化党政群共商共治,探索形成了“三群工作法”,引导党员干部始终把群众诉求作为第一哨声,主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通过党政群共商共治,街道引导产权单位引进标准化物业,投入资金改善硬件环境,推动旧城改造项目取得历史性突破。

    劲松街道通过党政群共商共治引入社会力量改造老旧小区,采用“五方联动”工作机制,引入高标准物业管理,建立了居民共商共治新机制,实现了“配套先进、街巷干净、停车有序、管理智能、居民乐居”的喜人变化,探索出老旧小区改造的新路径,被称为“劲松模式”。

    自党政群共商共治工作开展以来,朝阳区共完成1.6万余个实事项目,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广泛议 聚民力

    城市更新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是超大城市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朝阳区坚持把党政群共商共治作为解决城市更新等地区重点问题的有效途径,强调广泛议事,聚集民力,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

    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在建设过程中,区政府将沿岸经营主体、品牌和社会组织统一纳入协商平台,探索多方共商共治模式。经过治理,亮马河已成为北京新的城市文旅“金名片”。

    朝外大街曾是区域商业中心之一,但近年来存在部分建筑及基础设施老化、街区形象日渐衰落等问题。朝外街道工委通过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体系,探索传统商业街区向国际化转型,创新实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的城市更新模式。通过协商座谈调研等方式,区域内主要社会单位和产权主体自觉主动参与项目改造过程,为朝外大街统一规划、统筹管理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在望京小街的改造过程中,朝阳区探索“政府投入+社会力量”模式,形成了由政府财政负责基础设施改造建设,社会力量投入提升业态品质,居民参与共同营造的多方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模式。如今,“望京小街模式”已成为朝阳城市街区更新的新样本。

    朝阳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党政群共商共治从“1.0版”聚焦为民办实事,到“2.0版”聚焦推动首都功能优化、人居环境改善、城市品质提升,再到“3.0版”聚焦“五宜”朝阳建设,强调全领域应用、全过程协商,聚资源聚合力,强化共治意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未来,朝阳区将继续优化党政群共商共治的工作机制,擦亮“朝阳实践”的品牌,共同谱写“五宜”朝阳崭新篇章。

    大屯街道供图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技术支持: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