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董文辉) 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离不开完善的充电设施网络。记者从区城市管理委获悉,我区全力打造智慧、便捷、安全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2024年新增公共充电桩1201个,为群众绿色出行提供更多便利。
在紧挨着北投购物公园的中国石油北投冬奥村超级充电港,记者看到,一个个崭新的新能源充电桩整齐排列,为过往车辆提供充电服务。市民只需将充电枪连接至汽车充电接口,用手机扫描充电桩上的二维码,根据提示进行操作,就能给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
“充电港是光储充放一体超充站,最大功率为600千瓦,可提供快、慢、超快速三种充电服务。”中国石油北投村超级充电港工作人员赵静怡介绍,该充电站共提供111个充电车位,其中,49个慢充车位、62个快充车位,并设有液冷“超级快充站”,使用超快充充好一辆车大约15分钟左右。
“我经常来这里充电,用微信扫一扫就能完成充电,非常方便,充电速度也特别快。”车主张先生点赞道。
“区城市管理委充分考虑用户需求、城市交通路线、电力供应等因素,围绕商场、写字楼、公共停车场等人流、车流密集区域做好选址,进行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区城市管理委能源管理科科长吴佳钊介绍,截至目前,今年全区共有118个场站接入充电设施,总计新增接入市级充电设施平台充电桩1201个。
同时,我区还通过建设“统建统服”试点,打造充电精品示范区,“续航”新能源汽车充电“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区已经建成9个“统建统服”试点,为居民提供“三五服务”,即充电距离小于500米、服务费用低于0.5元、排队时长低于5分钟,让群众享受经济实惠、便利的充电服务。以文化产业园区和消费商圈为特色场景,建成高碑店、亮马河两个充电精品示范区,市民可一码预约,一小时内充满电,满足市民便捷、快速的充电需求。
吴佳钊介绍,截至目前,朝阳区累计接入市级充电设施平台充电场站1348个,建成充电桩11056个,其中直流快充桩4355个,交流慢充桩6701个。2025年,朝阳区还将持续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新能源汽车充电精品示范区建设。积极探索智能配电室、移动充电等技术,在合适点位进行试点应用,探索解决老旧小区新能源汽车充电困难的问题,为居民的绿色出行“赋能续航”,为朝阳区高质量发展添加“绿”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