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马宇晗)11月5日,北京民俗博物馆举办立冬节气主题活动,通过微讲座和民俗体验等形式,让入馆青少年及家长学习了解立冬节气文化。
“立冬收藏是何意?”“立冬南方为啥吃糍粑?”“你知道什么叫拜冬吗?”……活动中,北京民俗博物馆研究人员进行了《藏在民俗里的立冬节气》微讲座,详细介绍立冬节气的由来、典故、民俗事项、物候变化等,并结合博物馆的相关馆藏文物,展示了先民在立冬时节的生活习俗和节日庆祝方式等,让游客深入了解节气的文化内涵。
在互动体验环节,博物馆工作人员向大家讲解了立冬饮食习俗及注意事项,并指导青少年们包饺子和砸糍粑。大家围坐在一起,按照工作人员的示范,不一会儿,一个个形状各异的饺子就“出炉”了。在砸糍粑环节,孩子们更是兴致勃勃,纷纷拿起石锤,用力敲打糯米团,感受传统手工的乐趣。
此次立冬节气主题活动为游客特别是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亲身参与、体验传统文化的平台,让他们在活动中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后续,北京民俗博物馆将继续秉承“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的宗旨,结合传统节日、节气,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公众提供更多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