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马宇晗
特邀演出、新空间演出、系列音乐节、精品演出、游船演出……11月6日,为期两个月的2024亮马河风情水岸国际艺术季画上圆满句号。本届艺术季以“北京朝阳,艺术无处不在”为主题,来自30个国家的3.1万余名艺术家带来了200余场精彩演出,吸引了62.6万余人次观众观看,展现了多元文化交相辉映的“五宜”朝阳活力。
本届艺术季以亮马河为中心纽带,串联朝阳区“三里屯-朝外”演艺特色群落和“奥运、CBD、望京酒仙桥、南部地区”四个演艺活力区,以文艺演出、文创市集等多种形式,构建了多集群协同发展的演艺空间格局,促进了“演艺之都”建设,推动了区域文旅商的高质量融合发展,形成美美与共的朝阳生动实践。
200余场中外文化活动展朝阳魅力
当晚,艺术季闭幕大戏——由中国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导演的舞台剧《平潭映象》在世纪剧院上演。
舞台剧《平潭映象》是一部具有国际化视野和高度艺术水准的“台海文化巨著”,以平潭当地的历史文化与秀丽的自然风光为创作背景,将7000年海洋文化和现代裸眼3D技术结合,描绘了一幅用舞蹈作笔、以文化为墨的艺术画卷,带领观众沉浸式感受“中式映象美学”的视觉震撼。
《平潭映象》是本届艺术季特邀演出之一。艺术季汇聚了一批精彩“大戏”,如东方演艺集团的舞剧《唯我青白》、北京现代舞团短舞剧《初·恋》、中央歌剧院的歌剧《艺术家生涯》,以及话剧《简·爱》、音乐剧《舒曼的音乐梦境》、交响音乐会《茶花女》等,涵盖了音乐、舞蹈、戏剧等多个领域,为市民朋友献上一场场文化大餐。
中外艺术的交融成为一大亮点,艺术季邀约了国内外著名演艺团体、艺术家参与,如“2024年拉美艺术季”邀请来自墨西哥、哥伦比亚等七个国家的乐队共同演出,展现拉丁美洲音乐的激情;北京国际运河艺术周邀请来自法国、德国等13个运河国家的文化展演团组及艺术家,与北京文艺及非遗展演团共同开展文艺演出、文化展览等活动,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一系列精彩文化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丰富了朝阳乃至北京市民的文化生活,也展示了朝阳区作为北京对外开放前沿的多元、开放、包容的国际化形象。
“演艺+”打造融合发展新模式
在亮马河畔,欣赏来自国内外艺术家的精彩表演,感受艺术与自然的融合;在北京朝阳站,听一场小型“朝阳城市漫步音乐会”,添彩休闲旅途;在北投购物公园,欣赏一场落日音乐会,体验艺术与商业的碰撞……
本届艺术季突出专业性、人民性、开放性、互动性特点,推动实现“国际与国内相结合、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剧场与广场相结合、高雅与通俗相结合、艺术性与群众性相结合”,探索“演艺+旅游+商业”融合发展模式。
艺术季期间,朝阳区不仅联动国家体育场、国家体育馆、北京工人体育场、世纪剧院、北京剧院、华彬歌剧院等大型场馆,时间剧场、爱乐汇艺术空间—时空剧场(三里屯)等演艺新空间,还创新性地将艺术融入城市,在亮马河游船上、亮马河畔、SOLANA蓝色港湾,在郎园Station等园区,以及各公园等,举办丰富多彩的演艺或演艺+活动,如2024年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精品系列微演出、“赶海”蓝色港湾第三届艺术季、繁星演出季等,以亮马河为纽带,为广大市民游客带来沉浸式艺术体验,让“北京朝阳,艺术无处不在”。
亮马河风情水岸国际艺术季是朝阳区去年新推出的文旅品牌,旨在通过精彩纷呈的优质中外文化活动,展现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成果,进一步提升朝阳国际文化影响力,为擦亮北京“演艺之都”文化名片贡献朝阳力量,目前已逐渐成为展示区域形象、推动文化交流、激发区域活力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朝阳旅游收入持续位列全市首位
2024亮马河风情水岸国际艺术季,不仅让艺术更加贴近民众,更加生活化,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全新的文化体验场所,也探索出了“演艺之都”建设朝阳新模式。
艺术季以一条亮马河串联起朝阳区“三里屯-朝外”演艺特色群落和“奥运、CBD、望京酒仙桥、南部地区”四个演艺活力区,构建起“一核心多集群”的演艺空间协同发展新格局。同时通过在亮马河游船上、河畔、文创园区等举办演艺活动,创新性地将艺术融入城市空间,营造“到朝阳,跟着演艺去旅游”的文化消费氛围,促进了文旅消费新业态的发展,有效带动了城市全面发展。
近年来,朝阳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创新文旅消费新场景,优化文旅市场新供给,打造了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THE BOX 朝外年轻力中心、温榆河公园朝阳示范段等一批城市旅游新地标,亮马河风情水岸国际艺术季、亮马河醒春启航、国际茶香文化节、国际灯光节、国际文化和旅游节等一批文旅品牌,举办了“型走亮马河”国际时装秀、森林演出季等一系列文化活动,认定了首批12家演艺新空间,开通了全市首条文旅公交线路,推出了全市首个美食观光巴士,全面提升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一系列创新举措,推动了朝阳文旅频频“出圈”。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朝阳区售票营业性演出场次共1.1万场,服务观众约238.0万人次,票房收入约9.0亿元,3项数据均为全市前列;国家体育场、国家体育馆、北京工人体育场等4个场馆的大型演唱会的场次、观众、票房分别占全市的47.9%、77.1%、72.0%。朝阳区近年来旅游收入持续位列全市首位,2023年实现旅游收入1332.4亿元,同比增长117.6%,占全市旅游总收入的22.8%;2024年上半年实现旅游收入733.6亿元,同比增长17.7%,占全市旅游收入的23.6%。今年1至6月,朝阳区接待入境人数34.47万人次,同比上升57.53%,约占全市入境游客人数的20.8%。
记者 王嘉樾 平易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