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03版
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朝阳实践

第04版
资讯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11月0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进博”朝阳邀约共创美好未来
张慧娇 李冬 温珂 王成 赵卫萍

    开放共享,互惠共赢;浦江之畔,朝阳引“凤”。

    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正在上海举办,作为进博会的“七年老友”,北京朝阳再赴“进博”之约。

    乘着进博会和中国高水平开放的东风,11月6日,朝阳区将举办“活力朝阳开放共赢”2024北京朝阳投资合作交流会,向世界传递开放强音,与全球企业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共创美好未来。

    ■记者 张慧娇

    在开放合作中实现共赢

    朝阳区是北京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被称为“中国涉外第一区”。近年来,朝阳区充分发挥国际化特色优势,以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为载体,全力打造高水平开放新优势,将高水平对外开放融入新发展格局。

    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核心特征之一就是制度型开放。2016年,朝阳区成为北京市首批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区,2020年,北京CBD和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被纳入北京自贸试验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朝阳区“两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朝阳区以“两区”建设为抓手,立足自身市场主体多元、应用场景多元的优势,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更大力度先行先试,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资力度,将国际交往功能的“软实力”变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杠杆”。目前,已经形成“跨境数据托管服务平台”“中医药服务贸易新场景”“预付费资金监管模式”等90余个在全国、全市具有示范性、影响力的创新突破性项目,激励、支持、服务更多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今年以来,朝阳区深入落实市级示范区2.0方案,在全市率先出台区级示范区2.0方案,提出15项举措、88条细化任务,推进重点领域制度型开放先行先试。为进一步提高朝阳“两区”创新实践能力和政策研究水平,今年6月,朝阳区设立“两区”建设研究院,打造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高标准的“两区”智库,为朝阳区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在稳步推动“两区”制度型开放的同时,朝阳区还积极扩容“国际朋友圈”。

    今年,朝阳区已组团出访英国、埃及,访问伦敦、西北安普顿郡、开罗、卢克索等城市,开展招商引资、文旅产业发展及使馆区建设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出访德国、法国开展国际化招商工作,积极扩展海外招商合作伙伴,进一步提升区域产业发展能级和国际化水平。此外,朝阳区还建立并完善国际商会联络服务机制,加强与中欧商会、中德商会、中意商会等辖区国际商会的沟通交流,吸引跨国企业及重要项目落地。

    频出实招优化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企业成长的土壤和生态。朝阳区坚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企有所呼,我有所为”的原则,以无感管理提升有感服务,持续为37万家市场主体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全力打造出招商引资“强磁场”。

    外国人通过“刷脸”、银行卡认证等方式完成身份认证,便能实现企业开办“全程网办”;朝阳区“凤鸣计划”形成“凤鸣金融学堂”“凤鸣政策通”等系列活动品牌,成为区内“凤鸣企业”精准匹配成长所需资源的重要平台;依托《取消外国公文书认证要求的公约》简化公证文书跨国流转程序,为外资在朝阳办理业务提供便利……朝阳区持续提升市场准入便利化水平,并聚焦重点企业和高成长企业,分别推出“服务包”机制和“凤鸣计划”培育机制,构建起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

    在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方面,朝阳区连续5次发布法治政府建设白皮书,推出中英双语版本的涉外法律服务白皮书和服务手册,为外国来华投资者提供知识产权、司法审判、仲裁及调解等涉外法律资源。同时,迭代更新容错纠错清单3.0版本,推出187条免罚事项,为市场主体营造更加包容的法治环境,为市场主体提供更为充分的权益保障。

    聚焦国际化特色优势,朝阳区目前已建成新加坡、中东(阿联酋)、英国等8个全球招商联络站,助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为优化政务服务国际语言环境,在各政务大厅设置了56个外语服务窗口、626处双语窗口标识,配备了100多位外语服务人员,为外籍人士提供贴心、高效服务。

    此外,朝阳区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引导作用,激发优质企业、人才发展活力。围绕重点产业发展,构建了“1+7”产业政策体系,每年拿出10亿左右资金支持企业做优做强。围绕“人才引育”,朝阳区积极完善更具竞争力的服务生态,不断丰富人才政策体系,制定实施“凤凰计划”人才认定支持政策,推出“凤凰人才卡”,通过住房保障、医疗支持、便利出行等方式,实现“一卡通办”。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方面,高标准推进望京人才公寓、人才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建立全市首个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外籍工作许可、居留许可、永久居留推荐等70个事项实现了一站式办理。

    “商务+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

    朝阳正全力构建首都新质生产力融合发展示范区。朝阳区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全面推进“商务+科技”双轮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商、宜学、宜游的“五宜”朝阳。

    北京CBD以制度优势打出营商环境优化组合拳,出台一整套“CBD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涉及总部经济能级跃升、国际金融聚集区、千亿规模国际级商圈、吸引利用外资、国际化营商环境等5个领域20条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便利的条件。CBD招商服务中心可为企业提供从楼宇招商到企业落地贯穿全流程的“一站式”服务,北京市首个CBD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在全市率先实现外国人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的“一窗受理、两证联办”。目前,北京CBD拥有26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118家跨国地区总部,均占北京市50%。拥有300余家外资持牌金融机构,占北京市40%。商务服务业和金融业经济贡献占比超一半,达50.8%。

    科技对朝阳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已相当明显。科技创新发展方面,朝阳区系统构建起以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安全为核心的“3+X”产业创新体系,着重发挥互联网3.0、产业互联网、数字安全、数字医疗产业的主导作用。全区现有、在建、规划的各细分领域特色产业园区和平台40余个,在人工智能、数字安全领域均已实现产业链全覆盖。

    目前,朝阳区正在全力打造北京数字经济核心区,信息服务业成为全区第三大支柱产业,经济增长贡献率位居各行业首位,达到28.5%。朝阳区创新生态完备、产业集聚明显、应用场景丰富、政策服务优质、空间资源丰富,全区集聚了113家高校院所、104家创业孵化机构以及89家重点实验室,形成了高新技术和人才资源的集聚高地。

    此外,作为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主承载区,朝阳区文商旅消费新业态发达,丰富的应用场景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大量的技术迭代和验证机会。朝阳区坚持以应用场景驱动技术创新的发展路径,建立供需对接机制,推进全区860家央国企和各类平台机构开放场景。朝阳区积极构建“1+1+N”科技政策体系和全周期全要素的服务矩阵,可以为企业在朝阳发展提供融资对接、政策培训解读、资质认定、法律保障、人才引进培养与服务保障、品牌提升、政务事项办理等多方面的服务。朝阳区还积极搭建国际化创新平台和科技人才会客厅,建立双向服务创新中心孵化器。推出科技新航海“雨燕行动”,在全球主要国家设立12个国际科技服务站点,助力企业走向世界舞台。

    高品质的产业空间为企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舞台。朝阳区产业空间丰富,全区现有产业空间体量合计约6400万平方米,可承接项目落地的优质产业空间达1700万平方米。北京CBD拥有300余座高品质商务楼宇,总面积约1300万平方米。甲级及以上写字楼占全市的44%,获得LEED金级及以上认证面积占全市约28%。同时,CBD将陆续建成110万平方米的高品质写字楼,释放25万平方米商业配套空间;约350万平方米的金盏园区正在规划建设中。中关村朝阳园北区作为朝阳区未来科技创新发展重要空间,阿里巴巴北京总部已正式入驻,望京国际人才公寓已竣工即将投用,一批成熟地块已具备出让条件,将为企业发展提供高品质产业新空间。

    特约摄影:李冬 温 珂 王 成 赵卫萍

放大 缩小 默认
技术支持: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