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城事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03版
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朝阳实践

第04版
资讯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11月06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居民自治 闲置房屋成共享空间
陈芳芳

    扫一扫了解更多

    本报讯 (记者陈芳芳) 阅读、下棋、品茶聊天……日前,酒仙桥街道南路社区十二街坊一处闲置房屋变身为了居民学习交流、休闲娱乐的共享便民小屋,不仅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居民提供了一个温馨舒适的休闲好去处。

    十二街坊为老旧小区,居民日常公共活动空间有限。此前,社区工作者在入户走访时了解到,居民们希望小区里能有一处不受风雨影响的室内活动空间,就像小区的公共“客厅”一样。

    一枝一叶总关情,关情最是民生事。结合居民的诉求,经过多方协商和实地考察,社区决定将小区的一处闲置房屋改造为居民公共文化活动空间。

    为了确保改造后的活动空间能真正符合居民的需求,社区广泛征集居民意见,多次组织居民议事协商会,邀请十二街坊的党员和居民代表共同参与决策,从空间的设计到使用制度,每一项细节都认真梳理。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和改造,凝聚着社区党委和居民共同智慧的“悦享空间”便民小屋于近日建成。

    走进便民小屋,宽敞明亮的空间布局让人眼前一亮。便民小屋约40平方米,分多个功能区。居民可以围坐一桌品茶聊天、可以在棋桌上切磋交流、可以从书架上拿一本书静心阅读,还可以使用现场的缝纫机缝补改衣。

    此外,便民小屋内还设有“先锋历史”文化墙,上面摆放了居民捐赠的奖杯和奖章。据南路社区党委书记李婷介绍,十二街坊居住的大多是原电子管厂老职工,他们当中不少人曾是工程师和单位的技术骨干,获得过北京劳动模范等多种荣誉。他们把自己的奖杯和奖章拿出来摆放在便民小屋,希望在丰富小屋陈设的同时,也能激励更多人积极奉献社会。

    “以前碰到刮风下雨,就得在家里待着,现在不一样了,甭管外面啥天气,都可以到这里活动。现在这里已经成为我们的‘网红打卡地’,居民都很喜欢到这里来坐坐。”十二街坊的一位居民开心地说道。

    目前,便民小屋由居民自治共管,社区所有居民都可以免费使用。“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整合辖区资源,丰富便民小屋的功能,进一步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李婷说道。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技术支持: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