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董文辉) 在2024亮马河论坛暨北京城市更新周活动总结会闭幕式上,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朝阳分局发布朝阳区城市更新典型项目体检评估成果。朝阳区率先在全国开展基于时空大数据的“城市更新典型项目体检评估”,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朝阳经验,为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
市自然规划资源委朝阳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全区服务业占比高达94%,城市化综合实现率90%,已进入系统性推动城市更新阶段。自2022年以来,全区累计107个典型项目参与城市更新评选活动,获得各类奖项30次。
此次城市更新典型项目体检评估工作,利用时空大数据+人工智能,通过特征“画像”、基因提取及归纳分析,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朝阳做法。评估显示,朝阳区城市更新具有3个整体特征:项目类型全面,重点突出,产业项目数量占典型项目近6成;项目分布合理,契合全区“一纵一横一核”商业版图;市场参与踊跃,市场主导的项目占获奖项目6成以上。评估表明,朝阳城市更新呈现5个实践特色。更新营造全新场景、促进创新发展,80%以上的更新项目功能混合度得到提升,如DT51集成9类高频公共服务,朝外大街打造策展型零售新模式。更新推动多元协调发展,项目实现了居住空间重保障、产业空间强就业、公共空间引人流,如凤凰汇里巷将产居人流有机融合,形成全天候人间烟火气。更新融入花园城市、促进绿色发展,将日坛公园等10个重点区域陆续建成花园式示范街区、城市画廊,亮马河在沿岸布局优质功能,全年沿岸商业收入40亿元。更新提升营商环境、促进开放发展,打造更新政策工具箱,加速项目实施落地,将工作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实物工作量。更新助力社会治理、促进共享发展,经过更新的城市空间好评率达到近90%,望京小街等通过空间治理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