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慧慧
笃行实干,向“新”而行。自2024年年初以来,在朝阳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中关村朝阳园管委会(区科信局)强化党建引领,紧密围绕以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从发挥体制机制改革效能、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核心区建设、持续完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做强中关村朝阳园品牌等方面,以科技创新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机制先行
创新创业事半功倍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制度不成体系。
朝阳是科技创新的沃土、未来产业的前沿、应用场景的示范。朝阳肩负大区使命,始终坚持谋划在前。
2024年开年以来,朝阳全面加强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布局,出台《朝阳区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实施国际创新资源链接合作、未来产业发展创新引领、科技创新企业增量提质、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提升、中关村朝阳园品质提升等“七大行动”,打响“科技朝阳”品牌;提速数字经济核心区建设,印发《朝阳区推动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发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国际数据要素、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数字精细治理、数字产业生态完善,顶层设计为朝阳未来三年的蓬勃发展绘制蓝图。
有政策的制定,更要有人才的“智力”支撑。朝阳成立科技创新专家顾问委员会,邀请来自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生命科技研究院的资深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北理工、北中医等高校院所的专家,以及360、中关村智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玻色量子等数字经济行业领军人才,共计18名专家顾问加入。委员会成员将深入了解产业发展一线的脉动,为朝阳区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和战略指导。
顶层设计+智库赋能,推动朝阳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2024年上半年,朝阳区成功召开科技创新发展大会,发布13项科技创新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共建园区和创新成果。2024年上半年,上半年,信息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2.6%,位居各行业首位;科技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也达到9.5%。2024年1-5月,中关村朝阳园实现总收入1651.85亿元,其中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高技术服务及生物医药四个高新产业领域总收入占园区总收入六成以上;实现技术收入683.11亿元,同比增长10.3%;研发投入强度7.9%,高于中关村示范区整体3个百分点。
集群化发展
科技产业迎来新突破
近年来,朝阳区实施“商务+科技”双轮驱动发展战略,科技产业迎来了新突破和新跨越,以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安全为核心,以互联网3.0、数字医疗、数据要素、光子、量子等未来产业为重点的“3+X”特色产业集群,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互联网3.0领域,朝阳区领跑态势日益增强。全市首家互联网3.0产业基地(星地中心)自去年建成以来,已累计入驻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过130家。星地AI应用孵化器、光场采集、动作捕捉等共性技术平台及一站式服务平台的正式运营,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服务。网易(北京)数字产业中心的落地,更是带动了60余家生态企业的集聚发展。与香港Web3labs合作共建京港互联网3.0产业中心和青年人才创新基地,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CRPO孵化器合作建设中新互联网3.0创新孵化中心,构建京港、中新企业科技创新双向服务体系,吸引落地企业16家。当前,全区集聚互联网3.0产业链企业超过1200家,互联网3.0已经成为朝阳数字经济产业生态模版,吸引来自京内外超过5000余人次参观考察。
数字人产业作为朝阳区的另一张名片,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全市首家数字人产业基地投入运营,吸引了45家相关企业入驻,数字人核心业务企业全市占比26.7%,位居全市第一。同时落地了北京市混合现实与新型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数字人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朝阳区的数字医疗产业同样迎来了全面加速发展阶段。召开数字医疗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正式发布了数字医疗三年行动计划及专项支持政策,成立了朝阳区数字医疗产业创新发展联盟,首批召集了58家成员单位加入。望京首科数字医疗创新港的揭牌,以及在深圳、苏州、成都三地建设的协同创新中心,为数字医疗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空间。积极推动北京数智中医药谷、国烟生命科技创新园、北京国药生物健康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一南一北”的数字医疗产业布局初见雏形。
此外,朝阳区还大力推动数据要素产业的发展。启动数据要素生态伙伴建设,吸引了69家企业加入共建。朝阳区数据要素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以及与北辰集团、城建公司合作建设的国际数据产业园,为数据要素产业的集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随着集群化发展的深入推进,朝阳科技事业不断向前,为建设“五宜”朝阳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筑好营商“巢”
引来企业“入朝”
发布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政策十条、每年投入2亿元支持中小企业成长、设立细分产业基金……朝阳深知,企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朝阳区多措并举筑好营商“巢”,不断优化创新生态,发挥国际化优势,为企业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难题,吸引众多优质企业“入朝”发展。
朝阳区积极发挥科创基金的引导作用,截至目前在投子基金达到15支,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推动了企业快速成长。此外,朝阳区还布局了朝阳智算、范式人工智能等专项发展基金,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多元化的投入体系。高质量推进国际创投集聚区2.0建设,注册投资管理机构和基金产品共60个,累计资金达379.5亿元。这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投融资平台,也为朝阳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多元合作方面,朝阳通过与京津冀国家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合作建设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朝阳创新中心,与香港理工大学探索共建香港创意科技研发中心,与北工大合作打造山河湾谷创新区,与北理工合作建设北京理工大学朝阳科技园,同时,朝阳北部科创带奥运村青年科技人才会客厅、ITEC北部科创带专项赛事等首批创新先导平台建设陆续启动,铺就了一条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从0到1”的发展路径。
朝阳区拥有丰富的科创资源,聚集了北京1/5以上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重点实验室。3000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900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4家外资研发中心以及全国首个国际科技组织总部集聚区在朝阳扎根发展,发布“雨燕行动”,进一步织密国际招商引资网络,为企业提供跨地区、国际化的创新平台。
此外,朝阳区还积极营造科技创新氛围。依托2024年朝阳区科技周活动,举办了“流动科技馆”发车仪式暨首届“朝·科·迹”品牌仪式活动、亮马河“科技之船”首航,实现了科技互动体验新模式。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朝阳区的科技形象,也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实力的舞台。
目前,全区独角兽企业27家,占全市数量24%,位居全市第二。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朝阳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水平的结果。
展望未来,朝阳将加速提升产业互联网、数字安全、数字医疗、互联网3.0等主导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支持网易(北京)数字产业中心等关键平台的建设,推进人工智能、数字医疗特色园区发展,吸引更多企业集聚。持续与高校院所的创新平台对接,加快科创空间的布局,推进山河湾谷创新区、北理工朝阳科技园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朝阳区科技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打造首都新质生产力融合发展示范区。
今年上半年,信息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2.6%,位居各行业首位
截至目前,朝阳吸引来了北京1/5以上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重点实验室
朝阳目前有3000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00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