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报
2024年07月19日

下载朝阳报客户端

第03版:文化
版权声明

《朝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朝阳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朝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朝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朝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亿年的地球记忆——恐龙化石特展”在朝阳展出

超500件珍贵化石亮相

    本报讯 (记者马宇晗) 近日,“2亿年的地球记忆——恐龙化石特展”在遇见博物馆·北京798馆迎来全球首展。展览汇集了包括恐龙化石在内的500余件珍贵古生物化石,为广大“恐龙迷”们带来一场亿万年前地球生命摇篮的穿越之旅。展览将持续至10月7日。

    中国是名副其实的恐龙大国,在此发现的恐龙化石种类、数量居世界第一,300多种真实的“龙”曾经漫步在中国大地上。此次展览占地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涵盖300多件罕见史前生物,是对中国恐龙等古生物的一次全方位展示。

    许多展品都是首次向全球公布,包括新发现的疑似全球最早、最原始的暴龙超科成员化石;中国人自己发掘、研究、装架的第一条恐龙,被称为“中华第一龙”的许氏禄丰龙;侏罗纪晚期四川地区的顶级猎食者——永川龙;迄今世界已知最早、最古老的带羽毛的恐龙——赫氏近鸟龙;亚洲最大、世界上脖子最长的侏罗纪恐龙——马门溪龙;世界上最早出现角质喙的古鸟类——孔子鸟,以及全球生物演化史上最早会飞的哺乳动物——翔兽等。展览分场景呈现中生代恐龙的故事,带领观众身临其境地回到2亿年前的地球,感受那些曾经统治地球的史前巨兽。

    修复恐龙化石、和恐龙比身高、恐龙战力争霸赛、触摸恐龙“皮肤”……针对小“恐龙迷”,展览特别设置了超10种互动环节,让书本知识变得可视化,寓教于乐。

    展览由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中外专家,及艺术沉浸体验顶级策展团队联袂呈现。展览的科学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星表示:“中国恐龙研究已有近百年历史,我们已命名300多种恐龙,并提供了恐龙到鸟类演化的关键证据。古生物学是门‘从远古走向未来的科学’,认识地球历史,才能更好地保护环境,希望在这个龙年‘龙’展中,喜欢恐龙的朋友都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恐龙,并激发科学探索的好奇心”。

    8月12日,该展还将引入“星球探险侏罗纪”VR沉浸式体验项目,为观众带来更丰富的观展体验。  马宇晗 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