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世玉)7月12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北京市朝阳区双桥医院学科技术合作协议签约暨中国创伤救治联盟成员单位揭牌仪式举行。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钟东波,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九三学社中央常委、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俊,朝阳区委书记文献,区委副书记、区长吴小杰出席。
当天,参会领导为中国创伤救治联盟成员单位北京市朝阳区双桥医院揭牌,向朝阳区双桥医院柔性人才颁发聘书。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北京市朝阳区双桥医院三方签订学科技术合作协议。
钟东波在致辞中代表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对朝阳区与北大人民医院的合作表示祝贺。他希望各单位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服务理念,通过管理、技术的深化合作以及制度创新,更好地提升群众就医体验;切实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通过医联体服务模式创新、人才培养与引进、学科建设与发展,为提高创伤救治能力提供支持和保障;聚焦服务、技术、管理、制度、文化等多方面加强协作与联动;坚持改革创新,完善支持配套政策,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努力破解发展难题,为创伤专科医联体在北京市级发展探索有效路径。
王俊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多个科室为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重点专科,是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示范区、国家级特色专业示范点、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未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将与双桥医院在学科建设、科研及教学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建立双向转诊和学科共建机制,提升双桥医院学科实力,推动新项目、新技术应用,助力医学科研创新,为“健康朝阳”建设贡献力量。
文献在致辞中表示,推动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一直是朝阳心之所向、行之所往。此次引进北大人民医院优势学科,通过医联体的方式共建创伤救治和肿瘤内科联合病房,将极大推进区内医疗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未来,朝阳区将始终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深化医联体建设,积极搭建平台、促成合作,让人民群众享受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希望把北大人民医院先进的医疗技术、服务管理、学科资源等引进双桥医院,推动医院在创伤救治、肿瘤治疗、综合能力等领域实现长足进步;充分发挥人才效能,助力朝阳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医疗队伍,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未来三年,北京市朝阳区双桥医院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将围绕“123”方面开展技术支持、人才交流等工作,即“一个联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国家医学创伤中心授权双桥医院成为中国创伤救治联盟成员单位,医院创建“初级创伤中心”为朝阳区东南部的创伤救治提供重要保障;“两个学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支持双桥医院创伤救治和肿瘤内科两个重点学科建设;“三名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三位知名专家被聘为朝阳区柔性人才,通过柔性人才开展学科建设、技术支持、专业开展等工作,全面提升医院的整体业务水平,让属地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