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运平津闸,输送帝都口粮,朝阳高碑店,京城最美水乡。宋代《松谟纪闻》记载:“潞县三十里至交亭,今之高米店疑即古之交亭,交、高,音讹也。”
其中就说到,“高”是因“交”的谐音而来。另据清代《日下旧闻考》的记载:这里原来是通州到京城途中的皇粮转运站,人称高(交)米店或高碑店。
直到清朝以后,最终定名为高碑店。通惠河自1293年通航开始,来往高碑店的粮船、商船川流不息,运送着京城人的一日三餐,也运来了南方的商品物资,当时两岸一片繁忙的景象,周边的客栈、作坊、茶馆、酒楼也是商贾云集,生意红火,热闹非凡,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后来,随着铁路、公路建设的兴起,高碑店的水运才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直到20世纪90年代,高碑店又一次因水而高调回归。那是1993年和1999年,高碑店一期、二期污水处理厂分别投入使用,每天可以处理北京市近250多万吨的污水,为近240万人带来了福音,一举成为当时北京最大的污水处理厂。
2001年7月,北京首次申办奥运会成功之后,高碑店污水处理能力再创新高,不仅保证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的城市用水和工业用水需求,还为北京节约了大量的优质饮用水,成为了首都的用水安全守护者。紫禁城外的最美乡村,让高碑店再次成为了人们穿越历史的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