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雪迎) 近日,朝阳区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举办,以展览、讲座、体验、市集等形式开展各类非遗活动,让市民沉浸式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围绕“非遗体验在朝阳”主题,中国紫檀博物馆、中国木偶剧院、北京工艺美术馆等6家非遗场馆和朝阳区文化馆、垡头地区文化中心等4家公共文化设施举办木偶剧探索之旅、景泰蓝探索之旅、风车制作技艺手作体验等11个公益性文化探索活动。市民游客观览非遗展品、倾听匠人故事、观看民俗演出、制作手工艺品,让非遗变得可感、可触、可亲、可学。
启动仪式上,第七批朝阳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进行了授牌,共计33个项目。截至目前,朝阳区各级非遗项目达158项、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15人。启动仪式上还任命了首批11名“朝阳非遗体验官”,他们有的来自学习强国非遗栏目、朝阳区委网信办微博“好评如朝”等官方传播账号,也有知名文艺博主、文创网红、高校达人等各领域网络大V。“朝阳非遗体验官”将化身非遗文化向导,参与各类朝阳非遗项目的探馆、技艺体验活动,并加强网络宣传,成为朝阳区体验非遗文化、传播非遗故事的公益文化使者。
朝阳非遗探索地图也同步亮相。地图容纳了朝阳区各非遗传承保护场馆及设施共计17处点位,将成为今后市民在朝阳区参与非遗活动、游览非遗场所的旅游指南。
当天,还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与知识产权”为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和传承人队伍举办了专题培训,进一步加强非遗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激发非遗传承人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