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艳艳)6月7日,2024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发展大会在朝阳举办。作为2024北京CBD论坛文化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发展大会以“文化·光影·融合·新质”为主题,邀请国内外一流科学家、行业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共同研究、探讨数智时代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景、技术和途径,以期加快电影科技创新和工业化进程。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副司长马力,中国电影技术科学研究所党委副书记陈晚鸿,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市版权局)局长翟德罡,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杰群,中国电影博物馆党组书记、馆长黄晓伟,北京市委网信办副主任马春玲,北京市经信局副局长姜军成,中国电影博物馆党组副书记徐维功,中国电影博物馆副馆长朱娜,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杨军,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杨懿,北京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翟天瑞,北京服装学院党委副书记姜孔桥,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童雷,朝阳区委书记文献,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赵海东,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孟锐,北京市商务中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黛出席。
国家文创实验区作为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采取部市合作共同推动的唯一国家级文化产业创新“试验田”,积极搭建行业交流对话平台,每年一届的国家文创实验区发展大会,已经成为全国范围内文化产业领域的行业盛会,得到了各界广泛关注。
马力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国家文创实验区成立十周年,十年来,实验区坚持文化引领、科技赋能,全力建设文化产业改革探索区、文化经济政策先行区和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引领全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作用不断显现。文化和旅游部将进一步加强对实验区创新发展的关注与支持,希望实验区进一步发挥文化科技双向赋能优势,在建设文化强国、数字中国上主动作为、锐意创新,不断释放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全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好更大的示范作用。
翟德罡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在朝阳区委区政府的不懈努力下,国家文创实验区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增强,在助推区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主动服务首都文化中心建设、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次发展大会立足于发挥科技和文化双向赋能作用,聚焦数字文化、影视等相关产业,研究探讨数字文化发展的新实践,将进一步推动构建实验区文化产业发展新局面,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同时也将对北京乃至全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黄晓伟在致辞中表示,十年来,国家文创实验区发挥着试验田的优势,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现已成为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金名片和引领全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风向标。中国电影博物馆作为国家级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和重要的驻区单位,将与朝阳区在推动文化艺术人才培育、提升博物馆之城建设品质等方面开展多元化、深层次、高品质合作,共同推动首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孟锐在致辞中表示,朝阳区大力推动国家文创实验区全域化高质量发展,引领带动文化产业持续繁荣发展,形成文化资源丰厚,文化氛围浓郁,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当前,朝阳区正在全力打造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影视制作基地,将进一步发挥国家文创实验区试验田的作用,加快发展电影后期制作、超高清视听等产业,培育线上演播、数字创意等新业态,率先落实影视摄制服务机制,提高影视制作技术水平,打造中国故事、北京出品、朝阳制作的品牌,更好服务北京打造更具创新活力的国际影视高地,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贡献力量。
会上,朝阳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电影博物馆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宣布启动建设朝阳区AIGC视听产业创新中心,北京朝阳影视服务中心正式揭牌,北京朝阳影视产业联盟成立,多项成果将加快推进文化产业智能化、数字化水平,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在主旨演讲和圆桌对话环节,来自北京大学、北京电影学院、悉尼科技大学和北京生数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蔚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与知名导演编剧等围绕影视产业发展、文化科技融合等内容开展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