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首席记者崔杨)5月24日,由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朝阳区人民政府主办的北京朝阳“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经济带”中医药(传统医药)系列活动之中阿文化交融生彩专辑活动在亮马河畔拉开帷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余艳红,副局长、党组成员黄璐琦,综合司司长王思成,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魏春宇,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驰,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刘俊彩,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屠志涛,约旦哈西姆王国驻华大使胡萨姆·侯赛尼,阿盟驻华代表处主任法赫米,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马丁·泰勒,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驻华代表塔马斯·海博,朝阳区领导文献、吴小杰、陈宏志、孟锐、舒毕磊、杨蓓蓓、李靓出席活动。
余艳红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朝阳区立足区位优势,深挖自身潜力,在推动中医药服务驻华使馆和国际友人方面做了大量而又卓有成效的工作。希望朝阳区以举办此次活动为契机,大力弘扬“守望相助、平等互利、包容互鉴”的中阿友好精神,加强文明对话,深化人文交流,讲好中医药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医药为打造新时代中阿文明交流互鉴的典范注入更为强劲的动力,更好地造福人类。
许心超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市将中医药作为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以率先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为目标,不断推动制度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努力构建优质高效的健康医疗服务体系,全力推动首都中医药事业高速发展。本次活动展示了朝阳区在深入推进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建设中的优质成果,让传统中医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蓬勃生机,希望双方加强合作,让中医药成为连接中阿友谊,沟通中国与世界的健康桥梁。
刘俊彩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市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谋划首都中医药事业发展,通过完善中医药国际化服务体系,搭建中医药国际化服务平台,推进中医药国际化项目,培育中医药服务出口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中医药服务贸易整体水平和国际地位。朝阳区作为代表北京市的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中医药国际化工作始终走在全市的前列,希望朝阳区充分利用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建设的有利契机,进一步落实健康服务、健康消费、服务贸易、人才培养、文化传播等方面建设,掀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参与中医药事业的新高潮。
屠志涛在致辞中表示,此次活动的举办标志着朝阳区作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的大文化、大健康、大传播格局正式形成。近年来,朝阳区把社区文化、使馆文化等多种文化和中医文化融合发展,形成了标志性成果,未来,希望在中阿各方共同努力下,通过中医药实现医学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发展,推动“大文化、大健康、大传播”的格局发展得更好。
朝阳区委书记文献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朝阳区发挥国际化优势,大力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和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中医药文化发展为朝阳的国际文化交流打开了一扇窗,一批中东的机构、企业到朝阳建立地区总部、办事机构、金融中心,一批朝阳的企业走进中东,深度交流、探索合作。未来,期待中阿双方在健康、文化、旅游、卫生等领域更深入、更持续地交流合作,共享中医药传统医药文化,共助中阿文化交融生彩。
活动当天,朝阳区委副书记、区长吴小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3家朝阳区中医医联体牵头单位授牌;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在京外籍中医师会诊服务基地启动;朝阳区中医医院、麦子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国际会诊中心3家机构启动北京市朝阳区第二批中医药国际服务试点基地建设;为朝阳区重点专科名老中医工作室进行授牌;中阿传统医药文化之旅联盟以及“康养朝阳 药说博物”——朝阳区中医药养生文旅线路、“康养有方宜游朝阳”——朝阳区中医药健康服务体验之旅两个主题的中医药养生文旅线路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