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题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资讯

第03版
专题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5月1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
科技创新教育 激发成长无限可能
王佳 张正晔 王嘉樾 平易

    ■记者 王佳

    基础教育,是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近年来,朝阳区基础教育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百姓家门口好学校更多了,教科研走在全市前列。

    提起朝阳区的“顶流”名校——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拥有“七金”社团……这些光环便会一一浮现。作为一所“研究性、示范性、国际化、现代化”的国内外知名学校、北京市重点中学、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北京市第八十中学以科技教育为特色,实施人文管理、温馨德育、和谐课堂、阳光服务,不断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近年来在科技创新、艺术体育、竞赛、社会活动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育人成果。

    从兴趣到志趣

    让孩子专注梦想

    “正是中学阶段学校开设的化学特色课程,激发了我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今年,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最高奖——中国科协主席奖、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的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学生高杰磊,被自己心仪的耶鲁大学录取,不久之后,他即将赶赴大洋彼岸,开始化学专业领域的深造学习。

    获评北京大学“博雅人才共育基地”、与清华大学在“强基计划”背景下开展合作……自1956年建校至今,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的发展之路走得坚定而自信,培养有理想、强体魄、会学习、善合作的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始终如一。

    在八十中学,学生有机会加入“强基计划”“英才计划”“翱翔计划”,在高中阶段选修专业教师精心设计的课程,提前参与高校教授的课题研究组,学习相关领域的大学基础知识,了解前沿学术成果。学校与包括清华、北大在内的多所知名高校,通过开展学术讲座及其他各类活动,让学生们提前接触大学课程与生活,在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领域探索钻研,以大中小一体化贯通培养新模式,共同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高杰磊的成长之路也正是如此,他首先加入八十中化学教师王珩的量子计算化学荣誉工作室,在老师的带领下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并从理论模拟的层面验证量子化学计算实验结果。在高中阶段,高杰磊入选“英才计划”,并通过选拔加入到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刑国文的课题研究组,提前学习大学化学知识、参与科研工作,一步步走近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触碰前沿科技

    培养创新人才

    在人工智能课堂上,高二年级学生莽舒晗正在为自己设计制作的仿生机械手做着最后的测试,相比于传统的机械爪,她的设计更加灵敏便捷。这源于在制作过程中,莽舒晗查找了大量的人工智能相关专利和论文,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最终完成了这个作品。

    近两年,八十中学先后荣获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首批北京市智慧校园示范校、首批北京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等称号。八十中学一路探索,在数字化背景下,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让老师更加创造性地教,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很多像莽舒晗一样的孩子在专业教师的引导下,接触更多关于人工智能的知识。

    目前,学校共有11间人工智能相关实验室,拥有3D打印机、未来之星智能机器人等500余台,设备设施完全满足学生进行人工智能学习、体验、实验等需求。八十中学还大力推进智能辅导和数字化测评,利用人工智能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提供个性化辅导。

    “我们将与清华、北大、中科院等院校以及科大讯飞等高精尖企业加强合作,建设专门性的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室,开发人工智能基础、进阶、运用课程等,最终形成一套适合中小学的人工智能教育新模式。”八十中学校长任炜东介绍说。

    除了人工智能,信息学和数学教育也是八十中学的一大特色。

    “王选创新实验班”,以王选院士科学严谨、开拓进取的科学家精神为引领,通过数学与信息科学课程融合,建设特色课程体系,让学生接触到最新、最具有挑战性的知识领域,培养在逻辑思维和计算思维方面表现突出的拔尖创新人才。

    在此基础上,八十中学还先后成立“王选创新实验基地”“王绶琯创新实验班”等,通过整合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聘请一流的学者专家,架构科学、系统、高效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机制,加强同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模式,助力更多的学生一展抱负,书写精彩人生。

    “七金”社团

    凭实力“圈粉”

    5月初,备受瞩目的VEX机器人世界锦标赛在美国达拉斯盛大落幕。在这场全球顶尖的机器人竞赛中,八十中学金鹏机器人社团共有两支队伍参赛队,分别取得分区第五、第六名,以及全场唯一“亚洲文化交流奖”和在淘汰赛一路闯关挺进四强的最好战绩。

    在八十中学,学生们会在校园架起摄影镜头,捕捉“天宫”过境的瞬间,也会在文昌卫星发射中心,聆听“天舟六号”太空“包邮”背后的故事,还会现场观看长征七号火箭发射,在响彻天空的巨大轰鸣声中热血沸腾、点燃梦想……近年来,八十中学在学生的学科学习、校园生活和个性化发展上开辟出了一条新路,师生默契地在个人兴趣与学习效果之间,建立了强关联,学生们可以在社团活动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形成更清晰的人生目标。

    “金帆”“金鹏”“金奥”,是北京市学生社团的最高荣誉,代表着在科技、艺术、体育领域学生表现的最高水平,拥有一个就很了不起,然而八十中学集齐了七个,成为首都北京屈指可数拥有“七金”社团称号的名校之一。八十中学共计拥有各类科技社团40余个,以及涵盖音乐、地理、生物、美术等领域的上百个社团,学校定期举办诗会、校园街头演出、开心农场、外出研学,从选修课、社团、竞赛、科普活动等多方面给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和施展的舞台。

    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目前,八十中学拥有北京市特级校长、特级教师共35人,正高级教师20人,市区两级骨干教师人数合计达253人。学校与牛津大学合作建立教师培训基地,并与北京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大学先修课程师资培训”等,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不断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打造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的教师队伍。

    未来,学校将继续发挥高水平学生社团的引领示范作用,为学有余力的学生配备学术导师,拓宽科技、艺术、体育领域创新人才培养通道,推进各领域创新人才早期发现、早期培养。

    就地取材

    “不可思议”的跨学科课程

    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利用校园里一草一木的变化开发跨学科综合实践课程;鼓励学生积极实践,在实验和操作中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近年来,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充分挖掘、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通过设计各种既“高大上”又“接地气”的课程,调整课堂学习方式,营造科学实践氛围,为学生厚植成长沃土。

    “在校园里,一草一木皆为题材,一砖一瓦全是课程。”八十中学副校长介绍,学校从教学楼前的柿子树入手,基于学生们的真实问题和需求出发,汇集劳动教育组、生物组、地理组、美术组和语文组,共同研发了“柿柿如意”课程。

    学生在生物课上制作柿子果丹皮、柿子酒。劳动课上,教师介绍摘柿子的工具以及使用方法,然后带领学生们亲手采摘。美术课上,学生们绘出美丽的柿子图。语文课上,欣赏相关诗文,感受有趣的柿子文化……由几棵柿子树演变而来的课堂教学内容,不断激发着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除了跨学科“接地气”课程,在高中学段,学校还结合优势资源,设计出很多“高大上”的课程,通过改变课程供给,充分调动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吸收消化,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基于创新素养培育的史学研究课程》中的《“中国大运河在北京”史学专题研究》就是其中的代表。在这节课上,教师通过重新解构历史学科,创设生活实践情境和学术情境学习环境,融合信息技术,实现了学科间的整合,让历史活起来,学生用起来。

    “学校将不断拓展教学思路,增加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其更好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八十中学校长任炜东表示。

    本版摄影:张正晔 王嘉樾 平易

放大 缩小 默认
技术支持: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