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题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资讯

第03版
城事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4月0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朝阳区实验小学
究竟实验了什么
王佳 平易 张正晔

 

    记者 王佳

    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事关家庭幸福和谐,事关学生健康成长。近年来,朝阳区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在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强势崛起。

    在朝阳区实验小学,学生们可以在一个充满关爱与尊重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学校以“幸福教育”为核心,以全面科学育人为目标,构建开放多元、创新发展的课程体系,以充满开拓精神的实验、探索,培养学生的思想品格、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孩子们在校园舒展身心、启迪智慧,努力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未来人才。

    传承创新实验 小学数学浓缩为58节课

    教育,既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朝阳区实验小学原校长马芯兰,创立“马芯兰教学思想”,以“开发学生智力,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不仅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以及个性发展,为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经验。

    马芯兰校长退休后,朝阳区实验小学在现任校长陈立华的带领下,以数学教学为特色,传承与发扬“马芯兰教学思想”,探索从数学学科开展教学改革,将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教材的知识点打通,提炼了58节关键课,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下,高效完成6年的学习内容。

    课堂上,教师就某一知识点教学的模式消失了,学生学习不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抓基本概念的迁移可以节省大量的教学时间。例如‘整数加减法’这部分,一至六年级教材要求109课时,而我们用时更短。”陈立华介绍。同时,学校通过开展学科纵向和横向教研活动,梳理出58节关键课之间的联系,研讨每节课的教学设计,助力学生建立整体性的知识体系,优化认知结构,实现不同年级知识点的融会贯通。

    省下的课时,学校设置了数学游戏、数学文化课、数学思维三大类拓展课程。陈立华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责任在于教师,要创造机会给学生一个广阔的天地、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乐学、会学、善学。通过数学拓展课,既减轻了学生负担,又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数学思维,为学生未来学习奠定坚实基础,真正实现减负高效。”

    教学模式实验学生走班上课多彩课程“有营养”

    数学教学的改革,也带动了学校各学科的发展。

    朝阳区实验小学推出走班课教学模式,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课、走班上课。

    比如,语文学科推出了9个内容26门课程的选课走班模式,英语学科总结出中外合作教学和分层走班模式,科学学科开设了“炫酷的小马达”“奔跑的小车”“美妙的八音盒”,体育学科则开设了篮球、足球、游泳、武术,音乐学科开设了“唱游欢乐谷”“太鼓达人”“电子管风琴”,综合实践学科开设了“趣味3D打印”“传统手工艺”“厨艺小当家”等等……丰富的可选课程让孩子们在兴趣的海洋中快乐遨游。

    杨家林、邱禾佳、程可欣三位学生选择了3D打印综合实践课,三位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在老师的引导下,决定利用3D打印机打印一些中国传统益智玩具,并将目光投向了课间经常玩的鲁班锁。

    传统的“鲁班锁”有9块结构,奇思妙想,能否精简其结构呢? 最终,他们研究发现,鲁班锁中有3块结构是固定的,因此他们精简了结构,设计了6块结构的鲁班锁,让年龄小的孩子更容易上手,更有兴趣玩,深受学生喜爱。

    “选课走班的授课方式,实现了学生自主多元的选择。”陈立华表示,学校提供的课程就像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学校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种类繁多、营养丰富的课程,让学生在“好吃又有营养”的课程中充分汲取养分。

    科学探索实验 缘何涌现40余项发明专利

    兴趣发展、思维进阶带来的是孩子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

    在朝实,自2009年学校自主设计的一整套数字化校园系统荣获国家专利项目后,便掀起了学校师生的发明创造热潮。水烧开就能给出提示音的智能测温锅盖、可以放笔和装便签的多功能读书带、能自动升降的纸巾盒、能减少龋齿发生的盐水漱口设备……一项项由学生奇思妙想转化而来的国家专利,在朝实落地。十余年来,学校师生累计荣获了40余项国家专利项目,涉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等类型。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创造性人才成长的关键时期。保护好儿童青少年对世界的好奇心,发现每一名学生的特质,是小学阶段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任务。”陈立华说。对此,学校通过研发科技类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引导小学生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观念,鼓励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进而通过实践去解决问题,并通过一次次的试验验证想法,最终让一项项发明脱颖而出。

    六年级学生郭滋祺设计的“隐藏式桌面垃圾收纳装置”荣获了国家专利,其灵感来源于课堂之上。每次上完课,同学们的桌面上都会产生很多橡皮屑,清扫不便,于是萌生了在课桌上设计一个垃圾收纳装置的想法。测量、分析……在老师的指导下,郭滋祺一步步制作出可折叠的纸袋、可伸缩的收纳盒、可替换式收纳袋,经过不断尝试设计、改造,试用、改进,最终设计了隐藏式桌面垃圾收纳装置。

    行为习惯实验孩子小学养成60个好习惯,足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

    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习惯、优质品德形成和培养的关键时期。朝阳区实验小学从养成教育入手,通过学生行为规范60条,真正做到将儿童发展中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有效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

    对于不少家长来说,回想童年时,《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都会是非常熟悉的记忆。这篇规范被张贴在教学楼的墙壁上、教室的黑板旁……但说到朝阳区实验小学的行为规范60条,这可真不是墙壁上的一条条纪律守则,而是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品格的一个特殊“研发产品”。

    “见到老师同学,会摆手问好”“双手交接老师父母给的物品,并致谢”“在楼道里走路,像一只温柔的小猫,慢步轻声从右行”……朝阳区实验小学结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详细解读,细化出60个学生行为基本动作,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知礼仪、懂礼貌、会感恩、谦逊为人、热爱祖国和集体……同时,按照孩子的年龄特点,对应6个年级、12个学期的教育活动,形象化、细节化形成配套实践作业,帮助学生对本年级的10条内容熟记,并能有意识地在相应的时间和场合,应用这些规范内容指导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

    时隔多年,说起母校,朝实毕业生朱肇珩依旧感慨:“是朝实让我更自律、更自信、更懂得尊重与感恩,对我的健康成长和为人处世助益良多。”

    水滴石穿,积少成多,朝阳区实验小学行为规范60条中的一条条习惯要求就像一粒粒种子,慢慢地在孩子们心中开花、结果。

    记者 平易 张正晔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技术支持: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