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省肿瘤医院一旁一条不起眼的小巷里,有20多口炒菜锅、30多个煤炉,不少病患家属到这里排队做饭,他们互不熟识却都从这里吃上了“家”的味道,这里就是万佐成、熊庚香夫妇创办经营的“爱心厨房”。
2003年,万佐成、熊庚香夫妇在江西省肿瘤医院附近开设了一个早点摊。一天早上刚收了摊子,一对夫妇带着患病的孩子,想借用炉灶给孩子做顿饭。老万夫妻俩就告诉这对夫妇,“别说一顿,天天过来都行。”
没过多久,肿瘤医院附近有个地方可以炒菜的事情传开了。“爱心厨房”提供炉具、水和各种调料,肿瘤医院患者的家属自己带着菜来做。常去做饭的病人家属不好意思,找到老万夫妇说要付钱。万佐成就定了炒一个菜5角钱的价格。这个价格一直到了2016年,因为各种费用都上涨,才涨到1元钱。
由于肿瘤医院接收的多数都是癌症中晚期患者,万佐成打理的一元厨房也被称作“抗癌厨房”。对于抗癌的患者来说,一份来自家人掌勺的熟悉味道,也许就是一份对抗病魔的力量源泉。
一年365天,“爱心厨房”从不打烊。春节假期,夫妻俩连除夕都不休息,给肿瘤医院的患者和患者家属做免费的水饺和红烧肉;一天24小时,夫妻俩除了睡觉没有休息的时间。从早上4点就要起床用木柴给煤炉生火,9点前得把厨房收拾好。十点多就有病人家属提着菜来做饭。一直忙到夜里8、9点以后,才能吃上晚饭。
“不能走”的老万夫妇,已经为爱心厨房驻守了20多年。如今的巷子里,30多个小煤炉排在两边,多的时候,几十个人同时洗菜做饭。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做的菜五花八门,但每一道,都是一个家庭的酸甜苦辣。
万佐成和熊庚香夫妇曾被评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但因担心厨房无人看管,影响病人吃饭,夫妻俩并未出席颁奖盛典。“厨房有火和高压锅,一点都不能出安全问题,我们得一直守着。”万佐成如是说。
“来肿瘤医院的人,基本都是外地人,他们天天在这治病,需要改善一日三餐。我没有大钱,别的忙帮不上,但吃饭问题,能帮一点是一点吧。”在万佐成看来,生死是大事,吃饭也是。
如今,在夫妻俩的带动下,江西省肿瘤医院附近,又多了好几个“爱心厨房”。“这是好事,众人拾柴火焰高。”万佐成说。
微弱的灯照亮寒夜的路人,火红的炉灶氤氲出亲情的味道,这小巷中的爱心厨房,烹煮焦虑和担忧,端出温暖与芬芳,人间烟火虽平常,最是抚慰凡人心。
来源:文明朝阳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