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经济·产业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综合

第03版
融媒·城事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1月31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五大提升工程”有序高效推进
朝阳经济发展质量跃上新台阶
张慧娇

    记者 张慧娇

    “两区”建设成绩斐然,互联网3.0产业蓬勃发展,商圈消费持续提质升级……2023年,朝阳区在推动国际化能级、数字经济发展、文化活力、消费潜能、服务效能等方面持续发力,高质量发展“五大提升工程”各项任务进展顺利,区域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提升国际化能级

    “两区”建设步伐加快

    高标准推进“两区”建设是国际化能级提升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首都经济大区,朝阳区围绕“科技+商务”双轮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提升国际化能级,助推“两区”建设迈上新台阶。2023年,新增“两区”入库项目1284个,排名全市第一;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9家,总数占全市七成。

    聚焦体制机制创新,朝阳区积极谋划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2.0方案,印发实施重点园区(组团)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在“两区”建设过程中,三年共形成62个改革创新实践案例,其中10个案例获得全国复制推广,数量居全市第一,5个案例获得北京市复制推广。

    以国际会展为平台载体,朝阳区进一步扩大开放、深化合作。2023年,组织区内300余家企业参加第六届进博会,举办2023北京中阿经贸文化交流活动。2023年服贸会期间,朝阳区意向成交额和“北京日”签约金额均居各区之首。

    此外,朝阳区还多次组团赴沙特、阿联酋、澳门等国家和地区招商引资,逐步完善全球招商体系,朝阳国际化发展能级持续提升。

    抢占新赛道

    数字经济呈现新亮点

    朝阳区是北京市数字经济核心区,也是全市数字经济各项指标的主承载区之一。2023年以来,朝阳区立足自身特色优势,全面提升数字经济核心区主承载区创新能级,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创新要素集聚、创新生态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果。

    紧抓互联网3.0产业发展机遇,朝阳区第一时间抢占新赛道,率先出炉《朝阳区互联网3.0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探索数字经济新路径。目前,朝阳区“一纵一横多引擎”互联网3.0区域产业布局初具形态,全区互联网3.0产业链企业700余家,形成涵盖政策服务、标杆场景、特色园区、领军企业、投资基金等全链条创新要素的产业生态互联网3.0产业在朝阳发展势头强劲。

    在提升数字经济发展能级方面,2023年,朝阳区还落地全国首个互联网3.0应用场景研究院,通过构建“需求挖掘-场景设计-技术整合-组织实施-标杆场景”的模式闭环,探索适合场景的技术系统新形态和商业落地新业态。高标准承办2023年全球数字经济大会,落地全国首个国际科技组织总部集聚区。

    拓展新型消费

    消费潜力加速释放

    作为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主承载区,2023年,朝阳区在优化消费结构、搭建消费场景、改善消费环境等方面重点发力,持续增强消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

    社群消费是2023年朝阳区新型消费亮点之一。瞄准新生代群体,朝阳区紧抓年轻化、数字化、多元化的消费趋势,在商圈建设中植入新品牌、新业态、新场景,将商业设施、在地文化与社群经济深度融合,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消费体验。THE BOX朝外、798—751艺术街区、郎园Station等一批潮流艺术片区乘势而上,吸引了大批年轻人融入朝阳“年轻力”风景。

    为满足市民多元化、品质化的消费需求,朝阳区聚焦重点时段,融合新场景、新业态,培育了包括蓝色港湾—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朝阳大悦城等在内的多个“夜京城”特色消费地标。在2023北京朝阳国际灯光节期间,区内重点商业综合体客流量超1000万人次,销售额近21亿元,朝阳“24小时不眠城区”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持续“加码”。

    2023年,高质量发展“五大提升工程”其他各项任务也有序高效推进。文化活力提升工程方面,实施“园区品质提升计划”,入库培育首批15家“百亿级”园区和26家特色园区,新增10家博物馆,首批认定12家演艺新空间;服务效能提升工程方面,在全市率先完成政务服务大厅国际化语言环境建设,制定“一业一证”改革工作方案,推出272项告知承诺事项,推进区级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100%。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技术支持: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