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药箱,一背就是一生;一方沃土,一守就是几十年;一种信念,一诺就是一辈子。他,行万里路,走遍千家万户,历尽千辛万苦;她,夫唱妇随,对乡亲至亲至爱,对患者不离不弃。这就是“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周松勃夫妇。
仁心仁术夫妻档
周松勃和妻子刘翠芳都是乡村医生,夫妻俩仁心仁术、乐于助人,自行医开始,就传承着家训“有钱没钱都看病”“花小钱看大病”。
从1987年开始,周松勃每诊治一位患者,都要做详细记录,每2000人次装订一册,33年来从未间断。截至目前,已精心记录和整
理了255本,共51.2万多份患者病历,摞起来有一人多高。他们夫妇二人每年都要跑遍附近几个乡,55个工厂、砖厂、农场,105个行政村,近200平方公里。据不完全统计,几十年如一日,每年他们的行程近20万公里,服务人口达25万余人。他们经手的病人约115万余人次,很多人都受到过他们无微不至的医治。
他们坚持出诊不收费、挂号不收费、针灸不收费、注射不收费、孤寡老人全免费。“看病是第一位的,遇到实在贫困的,不光是免费吃药、治病,在我这儿治疗期间,吃、住也不要钱;有时,病好了没钱回家,我还会给他们拿路费。”周松勃说。
除了精心为患者医治,周松勃夫妇还时刻不忘从精神上鼓励患者。“我愿意多关心患者,让他们从心底里相信自己会好起来,精神上振作了,病就会好得快,多跑一些路也是值得的。”刘翠芳微笑着说。
全家上阵战疫情
在疫情防控期间,周松勃夫妇了解到很多慢性病患者不能出村看病,他们组织女儿女婿和学生们共同成立了15人的涿州范阳医院志愿医疗队,坚持24小时在线诊疗,全程免费,远程视频看病近万人次,解除了患者的病痛困扰。
周松勃一家紧急采购防疫和保障用品,捐赠给刁窝镇16个村的一线执勤人员,先后捐款捐物累计近4万元。他们积极宣传抗疫知识,每天不停歇地穿梭在医院病患之间,安抚群众情绪,努力为全镇百姓筑牢疫情防控的“第一防线”,受到全镇干部群众的一致称赞。
此外,周松勃夫妇还在保定市红十字会办理了无偿捐献遗体和器官意向手续,这是河北省首例夫妻共同签署遗体捐献意向书。他们说:“活着我们要救人,死了我们一样能救人。”
孝老爱亲好家风
周松勃夫妇结婚几十年,夫妻和睦、孝老爱亲、勤俭节约、邻里互助是他们的日常生活写照,良好的家风也深深影响着他们的孩子。
如今,他们的女儿周倩追随着父母的脚步,也走上了行医道路,她说:“我上班的时间虽然不长,却也有所感悟,我理解父母早出晚归、熬更守夜的艰辛。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也是我前进的动力。我希望能用医者仁心传承父母的事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周松勃夫妇用辛勤的汗水和对患者的真情服务,收获了属于他们的沉甸甸的荣誉:“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全国最美乡村医生”“中国好人榜”“全国五好家庭”、全国“幸福家庭”,河北省“劳动模范”“道德模范”“最美家庭”,保定市“最美家庭”等30余项荣誉。
谈及荣誉,周松勃夫妇说:“我们取得的荣誉离不开党组织的培养,更离不开乡亲们的支持与帮助,作为党员,我们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哪里有老百姓就去哪里,践行好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