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专题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时政

第03版
专题报道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9月09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区用文化科技“扮靓”大运河
大运河文化带“活起来”
董文辉

    记者 董文辉

    大运河北京段纵贯千年、历史悠久,见证了城市的沧桑巨变,承载了宝贵的文化记忆,同时,也是连接首都功能核心区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文化科技创新发展廊道”。朝阳区是运河文化带的重要节点,通惠河、亮马河、坝河、萧太后河等多条大运河的支流水系都穿区而过。近年来,朝阳区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带(朝阳段)的保护传承利用,坚持通惠河、萧太后河、温榆河、坝河(亮马河)四条河统筹谋划、一体推进,下大力气挖掘运河文化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注重融入时尚元素,运用现代科技多维度宣传展示,使运河文化不仅“活起来”而且“火起来”。

    朝阳区制定出台了《朝阳区大运河文化带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积极加大大运河朝阳段重点文物保护,深入盘活文物资源。永通桥是大运河上的重要文化遗产,保护修缮工程正稳步推进,预计今年年底完工,将重现“京通石道”“长桥映月”的历史风貌。在永通桥保护修缮的同时,我区同步开展数字化保护工作,已完成数字化采集、修缮前的模型制作、五次修缮影像记录并制作完成4部展示小视频,设计制作了趣味修古桥H5页面,数字化呈现通惠舟楫壮帝都的景象,通过数字手段创新展现朝阳区大运河文化魅力。神木厂历史景观保护工程神木廊房、《神木谣》碑及御碑亭已顺利竣工,神木博物馆工程有序推进,今后将形成整体神木历史景观,成为保护、传承、展示神木文化的殿堂和窗口,成为观赏和沉浸式体验一体化的共享空间。

    朝阳区还积极加大大运河品牌项目打造力度。推动实现亮马河“亮化”和旅游通航,将运河文化的古韵和时尚潮流韵味通过科技手段完美结合,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并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目前,亮马河通航延伸工程正有序展开,围绕“1河(亮马河)2湖(朝阳公园湖、红领巾湖)24桥”,打造卧龙叠水、国色天香及清漪小景等18个景点,连通朝阳公园和红领巾公园,最终实现三环至红领巾湖旅游通船。朝阳公园北湖蓝色港湾码头至红领巾湖4公里已具备通航条件,预计今年年底全部完工。开展通惠河整体保护传承,以点串线,将永通桥、平津闸、高碑店湖、神木博物馆、庆丰闸、郎园等传统与创意文化串联起来,实现协调联动发展,全力打造北京东部地区通惠运河文化“网红打卡地”。

    此外,我区还积极实施通惠河高碑店段的亮化工程,通过科技、时尚创意等元素“点靓”悠悠通惠古运河,策划组织“高碑店大运河文化节”等系列活动,组建百姓赛艇队,打造特色体育品牌,推动运河文化与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积极塑造具有运河情景的城市河岸夜间形象,努力将通惠河高碑店段建成历史风韵与时代风貌相辉映,创意活力与生态魅力相融合的人文运河、绿色运河、国际运河,全力打造北京东部地区城市夜游热门打卡地。

    滨水景观提升工作也正同步展开。我区积极推进坝河滨水空间建设一期工程,治理东苇路至机场二高速段河道,绿化、铺装河道沿线,同步实施拆移及小品设施建设,与坝河滨水空间示范段连点成线,打造水秀景美的宜居滨水空间。推进温榆河生态精品廊道建设,加大文化艺术元素植入,打造滨水文化景观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技术支持: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